Image

呼和浩特有位“马背上的收藏家”,很多藏品都是无价之宝

Image 2020-03-24

在呼和浩特玉泉区塞上老街,有一位老人,堪称呼和浩特收藏马鞍第一人,央视都曾对其进行过专访。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王殿和和他珍贵的马鞍藏品。

从小对马着迷

科尔沁的蒙古马被誉为最好的蒙古马,而王殿和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六、七岁便开始骑马。因为太喜欢马了,王殿和与几个朋友经常帮马倌赶马,大马倌则跑到山上睡觉,对他们几个小孩子非常放心。王殿和和小伙伴们对于马的热爱,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十六岁的时候,王殿和到呼伦贝尔的索伦军马场放马。之后,他机缘巧合的成为了一名骑兵,更是可以和马朝夕相处。

马背上的收藏家

因为爱马,从1993年开始,王殿和开始搞起了收藏,和马有关的物件他都有涉及。蒙古族人骑马是很讲究的,喜欢马的人会把马当成闺女一样来打扮,尤其是马鞍子和马嚼子的选择,甚至有“买的起马,配不起马鞍”的说法。

王殿和是呼和浩特第一个大量收藏马相关用具的人,目前光藏品就有近2万多件,其中很多对于他来说是无价之宝。

这件马嚼子是王殿和从牧区的一个拥有七百多匹马的家庭收来的。嚼子属于皮嚼子,做工精细讲究,上面的配饰都是手工沾花而成。

这是王殿和最喜欢的一件马鞍,明朝的景泰蓝掐丝珐琅鞍,这种工艺只有北京能做。

马鞍与马镫还有讲究图案的统一,这件马镫上有牡丹图案,是女人使用的马镫。

这件马韂是清朝中期的,上面图案是吉祥八宝。马韂在安装的时候,缺口的方向应该对着马后蹄子,这样马在跑起来蹄子才不会踢到马韂。

别看这个马韂已经破烂不堪,在别人看来可能是破烂,在王殿和眼中是宝贝。这可是出自明朝,样式现在很稀有。很多马韂是平底的,但是这件是圆底。圆底的马韂是从唐代开始流行起来,整个马韂还采用全皮制作而成,做工非常精细,韂上的八宝图案都是手工用皮子一针一针缝上去的,工艺相当复杂。

这两个马镫一个是辽代,一个是元代的,属于灯笼式镫。

这件叫九眼龙头马镫子,清代一品官员使用的马镫,目前的估价在二十万元左右。

七眼龙头镫,在过去带龙头的物件老百姓可不敢用,使用了错金二龙戏珠的工艺,龙嘴里含珠,因此属于皇家的器物。这件马镫,在王殿和这里是非卖品,即便有人出大价钱都买不走。

这件是地道的蒙古人使用的马镫,叫做“满天星”,制造于清代,底部采用“八角扇”的样式。

蒙古马精神

如今,年事已高的王殿和依然把蒙古马当做生命当中的战友。王殿和说,蒙古马不但通人性,而且对主人非常忠诚。当主人喝醉了从马背上摔下来,蒙古马不会因为没有主人的控制而逃跑,而是围着主人一直转,在主人周围吃草,直到主人醒来。

几千年来,人们的社交、交通、生活,都离不开马的陪伴。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