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为何要阅读“课外书”

2020-03-28

作者:邱斌 |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特聘教授

古人推崇内圣外王之道,这是一种讲究内外互动的古老智慧。具体到学习和读书上,课业之“内”在于精深的原理和技术,课业之“外”在于这些道理于实践中的体现。好的学习方式在于内外一致、互相促进,因此课外书并不“外”于学习,重要的是理解二者的关系。

为何要阅读“课外书”

作者:邱斌 |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特聘教授

一些朋友一定担心我“不务正业”,为何一位经济学老师经常推荐经济学以外的书单。其实,恰恰相反,所谓的课外书不是推荐多了,而是推荐少了。

首先,课外书和课内书(杜撰的)并无绝对的划分界限。如果我推荐同学们阅读《道德情操论》,那么它算课外书还是课内书?如果我推荐厉以宁先生的《欧洲经济史》,它算什么书?我经常跟同学们开玩笑,如果你们熟知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你们就会知道这个shock对英国纺织业原材料采购地的影响,进而就会知道英国和印度又产生了何种经济、地理和政治联系。

如果你们熟知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你们就会知道这个shock对英国纺织业原材料采购地的影响。

其次,课外书阅读的很少,会严重限制一个人的信息量和想象力。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学习DID和IV,但目前很多年轻学生们所找的IV只是很技术层面的,并未与历史、文化相联系。如果IV这么好找的话,为何在MIT还说如果能够找到一个IV就“名垂史册”了呢?起码,我们听Helpman谈IV时是带着很崇敬的心情的。现在我参加一次国内的学术会议,就能听到很多IV,这让我特别吃惊。

再次,课外书阅读的少,会影响一个人做学问的境界和价值观。境界和价值观看似和学问的直接联系不大,其实影响很大。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如果你不知道冯友兰先生所阐述的“四境界说”,大概一辈子也只能停留在比较功利的浅层境界。又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斯宾诺莎曾说过:“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用道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以理化情”。我的理解是 “理”就是追求实事求是,“情”就是一定程度的主观冲动吧。当然,冯友兰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古代先贤的“顿悟”能力,那可就更妙不可言了。

“以理化情”

课外书可以和专业有关,也可以和专业无关。无关的专业书中我首推文学书籍。最新的研究表明,如果经常阅读文学书籍,可以增加人类对于事物判断的“共情”成分,可能和我前面文章里面提到的“通感”有些类似,从而间接地推动人们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当然,也不只应读书,多读点好的杂志也特别好。我觉得收益比较大的杂志包括《商业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和《读书》等。这几份杂志以前沿技术、前沿商业模式和前沿思想而见长。有些有历史和有眼界的杂志,我甚至想专门辟文谈谈它们。

很多时候,不仅机器会生锈,人脑如果老是不阅读(特别是”课外书”),大概经过两个月的封闭后,也会像小白鼠一样,一个月就会大脑萎缩20%吧?

如果经常阅读文学书籍,可以增加人类对于事物判断的“共情”成分,可能和我前面文章里面提到的“通感”有些类似,从而间接地推动人们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