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如何正确的鉴定魂瓶?

Image 2020-03-29

1,古瓷器底足鉴定之“乳突”

乳突”为底足中 心隆起如乳 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2,对这些根状次生矿结晶的形成有以下点滴看法,现提出与大家共商。

一.这些根状次生矿结晶体在新的器物上是根本不会出现的,因为新的瓷器经过13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烧制,无论胎和釉都是呈现出一种表面熔融现象。如果在烧制前或许存在这些根状的物质,在高温下也会融化掉,所以这种根状次生矿结晶绝不是高温下的产物。

二、当这种瓷器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下,其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会随着地表大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最能对根状物产生起影响的是湿度的高—低—高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当地表下(土中,地窖中,墓中,山洞中)的水分含量高时,瓷器本身胎中的水分含量就会升高,有时还会达到饱和状态。当地表下的水分含量低时,而这种时候也大部分是地表面空气干燥时期,而瓷器中的水分又会溢出以保持和所处环境的湿度平衡。

3,鉴定一件瓷器是新的还是老的,往往专家都会习惯性地拿起瓷器先看底足,这底足上到底有什么呢 ?找老物件的证据,岁月的伤痕,对于咱们这这些外行人来说,用肉眼顶多能看出有些凹凸不平,专家们能看出这痕迹是岁月留下的还是人工制造的,那么科学仪器到底能看出什么呢 ?这个问题只需要咱们最熟悉的一件仪器就能解决解答,这就是艾尼提便携式200倍显微镜。通过看古瓷器,足圈儿最表面最 高的部位,它有一圈儿像鞋底子上踩的泥巴一样这种东西,另外这种颗粒状的东西,没有那种均匀的颗粒状的东西,通过这个疤痕的边缘,还有上面的附着物,发生了一些氧化一些磨损,这是古瓷器底足的特征。

4,历代陶瓷造型都有壹个符合各自时代风尚和特征的宏观面貌,但也有不同时代却风格相近,呈周而复始地再现。明、清时代同类器型的适度变化,有的虽是细微的壹线之别,然而却能体现出秀美或古拙的时代风格。例如,清代雍正瓷造型风貌秀丽纤巧,恰到好处,称之为艺术上的“线条美”,确实外形线条增之一分则拙,减之一分则陋。又乾隆瓷器成型技术随心所欲,器型繁多,逹到历史以来最 高水平。尤其是风格华丽的壹类观赏瓷表现出侈靡的时代风尚。

5,作金丝铁线: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釉的开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烧成时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同而成,或无开片器物经久远年代后釉面发牛变化而成。一般仿制者难以掌握烧成开片釉的技术,便用假的开片手段:在仿制瓷器已经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釉。待器物冷却后,先用墨染粗片纹,形成铁线,再用茶水染细片,即成金丝。此种金丝铁线器,用水冲洗,便现原行。

6,民间收藏界有“千年老窑显蝇翅”和“元明古瓷开石花”之说,是指蝇翅纹需千年以上釉面才能老化脆裂形成无数极细小孔眼状纹,石花纹是说要数百年以上次生结晶物才有可能与釉面或气泡纠结形成小斑块石花、漩涡状纹等。

7,光点观察法。把瓷器拿到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或者在室内用一个安装着聚光灯泡的手电筒照射瓷器表面,或者把瓷器放在室内的白炽灯光源下,用这三种方法都能在瓷器釉面看到一个反光点。观察这个反光点的周围,如果是经长期使用擦拭过的古瓷器,在反光点的周围就会出现蛛网状的光晕,下图是用相机拍下的汽车漆面的这种光晕,为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它,特用线描图以示。如果一件瓷器未经长期使用擦拭过,则在反光点周围就不会出现蛛网状的光晕。长期使用擦拭过的瓷器表面的这种光学反应现象叫做蛛网状光晕,简称蛛网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