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个作家眼中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凌汛期

2020-03-30

今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六十九周年社庆。六十九年来,人文社坚持着“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理念,出版了一大批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滋润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作家冯骥才与人文社有着四十多年的深情厚谊。1977年,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推荐,一批有潜质的青年作家住进人文社,进行“借调式”写作。所谓“借调式”,就是出版社把好的作家“苗子”临时调到出版社写作、改稿,在编辑的帮助下修改自己的作品,直到稿子达到出版要求。冯骥才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人文社总编辑韦君宜的推荐下,冯骥才借调到人文社修改长篇小说《义和拳》,开始了他正式的“写作生涯”。

1977-1979年,在人文社的两年时间里,不仅是冯骥才扭转人生、重新开始文学之路的转折期,也是整个国家发生巨变的关键时期。冰河解冻,各种思想激烈碰撞,文学也渐渐复苏,一切蓄势待发,即将崛起。今天,我们通过一篇文章和一组老照片,来回顾这段温情的历史。

《凌汛:朝内大街166号》序言

文丨冯骥才

今年入夏,北京几位文友来津做客,内中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闲话里说到人文社坐落在京城朝内大街上的那座老楼将要拆除翻盖新楼,说我曾在这楼里住过不短的时间,知情不少,该给他们写点回忆的文章。这话一下子好似碰到我心中底层的什么东西,怦然一动,未等开口,一位老友说:“大冯和人文社关系非同一般,说不定会写篇大块文章。”

我便信由一时心情接着说:“我的第一部长篇、第一部中篇、第一个短篇都是在人文社出版的。我还是‘文革’后第一个在人文社——也是第一个在中国拿到稿酬的作家呢。我是从人文社进入文坛的。我在人文社住了两年!说不定能写一本小书呢。”

此刻,我忽然记起早在1981年我和人文社社长严文井先生的通信中表达过这个想法。现在我把这段文字找了出来:

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培养起来的作者。我把人文社当作自己的母校。数年前,我是拿着一大包粗糙的、不像样的稿子走进朝内大街166号的。那时,我连修改稿子的符号和规范都不知道。是老作家和编辑们一点点教会我的。他们把心血灌在我笔管的胶囊内,让我从社里走出来时,手里拿着几本散发着纸和油墨芳香的书。我有个想法,也许过十多年,或许更长的时间,我要写一个小册子,叫做《朝内大街166号》。我心里珍藏着很多感人的材料和值得记着的人物。

信中所说的“更长的时间”竟是三十年吗?怎样的情结仍然能撩动我这个陈年已久的写作想法?

不过,对这件往事当时并没说,文友们却已经猜到我“囊中有物”,逼我掏出来,由此便约定写这文章了。其实当时也只是触动了一种怀旧的情怀而已,未及深思。事后一个晚上想起要写这文章,进而回过头转过身,往时光的隧道里一伸脚,却扑通栽进自己如烟的过去,栽进过往岁月的深井,栽进一个时代。

那个时代是1977年至1979年——正是整个社会和国家从“文革”向改革急转弯的时代,也是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崛起的时代。于是,我像白日做梦那样忽然清晰地看见了早已淡忘的人物与生活,早已淡出现实的事件;它们竟一下子溢彩流光般涌现在我的面前。那个时代的场景、气息、激情、渴望、追求、思想、名言、勇气、真诚与纯粹感,原来全都记得。在我的心底,它像历史江河一次遥远的早春的凌汛,原本死寂封冻的冰河突然天崩地陷般地碎裂,巨大的冰块相互撞击发出惊天的轰响,黑色寒冷的波涛裹挟着不可遏制的春意迅猛地来到人间。

我写它,已非一种怀念,已经不是初始的想法,而是为了让今天的我从中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了。科学的历史不断进步,社会的历史却不一定;所以历史真正的价值是它不能被忘却,或者说历史的意义是它可以纠正现实。

这样,我便在半个月里一口气写成这本小书。在此感谢朝内大街166号——是它允许我在那里住了长长的两年,使我在那个非凡的岁月里,有幸由一个“文化复兴”时代的核心地带登陆文学。

冯骥才

2013.8.20

七十年代的冯骥才

《义和拳》征求意见稿

《义和拳》手稿

1977年至1979年冯骥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作时使用的词典

当年的洗碗池,也是作家们的洗衣池

当时的人文社社长严文井

当时的人文社总编辑韦君宜

人文社编辑李景峰

朝内大街166号院内的篮球架

长篇小说《义和拳》初版封面、插图(贺友直作)

后楼二楼走廊,如今属于《 当代》 杂志编辑部

《神灯》写作笔记

《铺花的歧路》手稿、插图( 沈尧伊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中长篇小说作者座谈会简报

1979年冯骥才与王蒙在颐和园

冯骥才与巴金

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现场的作协代表。前排右起:徐迟、 陈荒煤, 前排左起:吴强、 孔罗荪、冯牧。二排左起:艾青、 陈登科、 雷加、 李何林

在文代会上。左起为邓友梅、冯骥才、福庚、费礼文

图文来自 冯骥才《凌汛:朝内大街166号》

近年来冯骥才先生通过个人口述史的方式,记录其所亲历的1966——2013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包括《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朝内大街166号》《激流中:我与新时期文学》《漩涡里: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四部。每一部作品均对当代文学文化变化非常关键的历史节点进行了记录。冯骥才先生个人的经历与记述,也反映出中国文学、文化半个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与变化。

本文转载自“脚印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