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对称之美的对钱
对钱:治平元宝
所谓对钱就是同一种年号名称的两枚钱,它们的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只有书法形式不同,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钱称为“对儿钱”。
这类钱有的是楷书、行书二体成对,有的是楷书、篆书二体成对,有的是隶书、篆书二体成对,等等。对钱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欣赏它是一种美的享受。
对钱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流行,元以后绝迹。从北宋天圣元年开始,直到南宋淳熙七年停铸,铸行长达150多年,共出现过十几种。
一般认为南唐嗣主李王景铸造的“开元通宝”篆书、隶书对钱是最早出现的对钱。
北宋是对钱铸行的鼎盛时期。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首铸“天圣元宝”真篆书二品对钱开始,至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止,104年间北宋政府先后铸造发行有“天圣元宝”、“明道元宝”、“皇宋通宝”、“至和元宝”、“治平元宝”等对钱25种。
对钱:天圣元宝
每一种对钱还有版别之分,有的对钱版别还相当繁杂,如“元丰通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等对钱版别多达四五十种。
中国古代的对钱艺术在北宋徽宗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在宋徽宗铸行的各种钱币中,除崇宁、大观钱没有出现对钱品种外,圣宋、政和、重和、宣和等钱币都是成双成对的,其品种之多、质量之精、书法之美,堪称空前绝后。
南宋初年继续铸造有绍兴、乾道等对钱。但自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起开铸纪年钱后,钱币钱文采用呆板的宋体字,曾经盛行一时的对钱渐趋消亡。南宋初年伪齐政权刘豫曾铸“阜昌通宝”、“阜昌元宝”钱,均是篆书、真书对钱。西夏也曾铸行篆、真二体的“光定元宝”对钱。
最早发现“对钱”现象并加以研究的是清代乾嘉年间的古钱学家翁树培。翁氏在其所著《古钱汇考》一书中首次收录了100多对对钱。
对钱:皇宋通宝
对钱制作风格相同,显示出对称的美感。它有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两枚钱币钱文相同;
二是使用两种书体,其中篆书必居其一,另一种书体为隶书或行书等;
三是除钱文书体不同外,两枚钱币币值相同,形体对等,即钱形大小、钱身厚薄、穿孔大小、轮廓阔狭、钱文位置、字体大小、铜质等各个方面都完全一致,可以成双配对。
对称美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审美观念,也是汉民族一种传统的哲理思想。采纳方孔圆钱的形式,作为中国历史上主要流通货币的形制,沿用两千多年之久,其中既有制造工艺上的原因,使用习惯上的因素,也有传统伦理道德,哲理思想上的缘故。
方孔居中,周廓圆浑,钱文分列上下左右,既显得端庄严肃,雍容大方,又易于流通,便于使用;既不失货币作为财富象征的高贵之容,又不落交换流通中轻重偏移的俗套。
而对钱的出现,正是这种哲理思想在钱币制造中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更多地追求钱币对称美的艺术效果的表现。
特别是两宋时期,有崇尚艺术文化的风气,铸钱的工艺技术又大大提高,从合金配比的科学性,到工艺流程的严格要求,两宋时期都超越前朝,这些条件促成了两宋对钱的盛行,同时也把中国古代金属铸币的艺术性推到了巅峰。
宋初沿袭唐制,尚无对钱之风,至太宗淳化、至道年间(990—997年),皇帝亲书钱文,始用真、行、草三种书体同时铸钱,史称“三体书”,也可以说是北宋对钱的先声,但两宋对钱之风的真正形成,是仁宗朝以后的事情。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是两宋对钱的盛行时期,历时一百五十六年。淳熙七年,宋钱币制改革,钱背开始记年,对钱制度在铜钱中不再采用,只是在部分铁钱铸行地区,继续沿用。
《古泉汇考》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约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初,翁树培在《古泉汇考》中专门记录了关于古钱版别研究的心得体会,其中也包括了对于对钱研究的认识。《古泉汇考》是翁树培的著作,也是那个时代研究成果的一个代表。
对钱制作特征的区别鉴定,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钱体的大小轻重。如:小平大样,小平小样;折二广穿,折二狭穿;厚肉,薄肉等等。
二是钱体的制作特征。如:阔缘,中缘,狭缘,背阔缘;肥郭,细郭,正郭,决郭,阴郭,背肥郭等等。
三是钱文的书写特点。如:大字,中字,小字,长字,短字,纤字,大头通,广通,隶通;平头元,尖头元,肥元,狭元;横点宝,方贝宝,圆贝宝,隶宝,长宝;政和钱的文政,抱正,长尾;宣和钱的圆冠,长冠,巨冠等等。
四是钱文的位置布局。如离郭,寄郭,接郭;隔轮,连轮;进通,退通;仰元,俯元,昂宝,离宝;宣和钱的俯宣,治平钱的直平,斜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