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最“平淡”的一首“清明诗”,却藏着“最浓”的愁绪,每一句都惹人深思

Image 2020-04-0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仲春之末、暮春之初,这时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气候宜人且到处生机勃勃。古人真是通透,用“清明”称这个时期,太恰当了。

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但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的日子接近,后来三者就逐渐融为一体。

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并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综合性重大民俗节日。

祭奠亡灵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清明时节,祭奠的人不同,心态也会随之变化:祭奠前辈时,告慰与祈福;祭奠同辈时,解脱与担当;祭奠后背时,悲凉与无奈。

千百年前杜牧的一首《清明》,初读时感觉平平,细品才知道,杜牧隐藏在其中的浓浓愁绪。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清明,天气不清朗,下着朦朦胧胧的细雨。这细雨比不上夏天暴雨的豪放,没有秋雨的凉意,更不是冬雨的苦寒。

但是这纷纷绵绵而不绝的细雨,更像是剪不断、理不清的愁绪。让人莫名生出感慨:作为过客的自己,关于逝去的亡人,以及对未来的不解。

“路上行人欲断魂”。祭奠扫墓,本应在故乡;而游子却奔波在异地陌途,行走在这恼人愁雨中。

笼罩着游子的乡愁,是清明雨帘中的乡愁,不能回味月圆中秋的温馨,不能回味清爽重阳的安慰,不能回味融融年夜的和乐。“断魂”已是一种难以承受的乡愁了。

这“断魂”的乡愁,有歉疚,又有忧伤,有告慰亡灵的渴盼,有担当光耀门楣责任的自慰和担当不足的失落与自责;这“断魂” 的乡愁,有羁旅的孤寂,有人生的失意;这“断魂”的乡愁,有安顿好自己以免除家人挂念、担忧的移情;这“断魂”的乡愁,有急于卸下心头的烦忧、急于摆脱“清明纷纷雨”的焦躁。

“借问酒家何处有?”。游子无处排解,只得借问一处酒家,讨得一壶浊酒,三杯祭奠遥远的故人,剩下的痛痛快快来浇愁。

“借问”,既是游子的行为,也是游子的语言。客气而又小心,从“清明纷纷雨”中的游子嘴里迸出,急切而肯定。

“问酒家”实际上是在寻找暂时的“故乡”。找一处“酒家”饮酒,实际上是让自己欲断的肝肠在暂时的故乡得到一丝慰藉。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游子眼中牧童的动作。“遥”是这句的关键,模糊而空灵。

“遥”,可以是远远的牧童。一声牛哞,让沉浸在乡愁中的游子看见远远的骑牛背戴草笠的牧童。

“遥指”,是儿童的动作和神情:指得很明确,但又指得不是很清楚;疑惑于眼前这个“怪人”为什么不像自己和牛儿一样回家,偏偏要去“酒家”,于是情愿又不情愿的远远一指。

“遥”也可以是牧童所指的远远的杏花丛中隐约可见的村落的屋脊。那是开满花的杏花村啊。杏花丛中飘着酒旗的地方,热闹,还是孤独;弥漫在“杏花村”酒家的酒香,熟悉,还是生疏。

这矛盾的滋味,这可望的、将可及的而又不可及的“慰藉”,揉碎了游子断魂的乡愁游子最愁在清明,“清明雨”中合断魂。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