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春日山行,张旭写下一首好唐诗,只在四句中,便说了一个人生经验

Image 2020-04-02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回想当年,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直到一个阅历丰富的成年,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少不了唐诗宋词的陪伴。

唐诗宋词,对于中国人的意义,远不止陶冶情操那么肤浅,一些好诗词,往往在只言片语中就说出一些人生经验,让我们从中汲取一些教训,得到一些启发。

譬如,陆游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些事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转变;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个人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被一些丑恶表象遮住双眼;而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想要认清一件事物的真相,就应当在总体层面上去观察。这些经典诗句,能够让人从中获益。

相对于此类诗作,在唐诗中不在少数,就像唐代诗人张旭,曾写下一首好唐诗《山行留客》,很值得我们一读。

山色秀丽,百花弄姿,春风和煦,春色妖娆,春天对于诗词歌者而言,相当于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宴。结伴春日山行游玩,更是他们极为平常的习惯。而《山行留客》就是张旭在一次春日山行时写下的。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由于篇幅只有四句,所以诗人只在首句中对山景进行一个简单的总体描述,而把重墨浓彩运用在后面对留客理由的阐述上。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只此一句写景,却勾勒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卷,涵盖了春意盎然的整个山景,让人自行去联想那个美妙的画面。

正是因为春色如画,平添了游兴,所以当天上飘来阴云时,诗人才会说,不要因为有一点阴云就打算回去。有了首句对春色的铺垫,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便显得在情理之中。

试想,假如此时正是满目萧条、秋叶惨淡的景象,没有这春色一片,莺歌燕舞,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象,诗人又怎会去留客,又怎会说“莫为轻阴便拟归”呢?

只四句篇幅的一首诗,已用去了一半,而诗人留客的理由,却一直未曾言出,这让人不禁往下读。接着,诗人说出了他留客的理由,也是一个经验之谈:“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因为山林茂密,枝叶遮挡,阳光很难照射到地上,所以就算晴朗无雨,也很容易因云气氤氲而打湿了衣衫。这两句,对“轻阴便拟归”的客人,有极强的说服力,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

每次读起张旭这首《山行留客》,总会让我咀嚼玩味一番,又会引起了我反复的思考,张旭诗中“入云深处亦沾衣”虽是一个常识,但“莫为轻阴便拟归”却折射出张旭总结的一个人生经验:凡事不能遇难而退,即便在逆境中,也要学会在困难中奋进,或许美好的局面就在明天!我想,它与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