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干架专挑硬茬,秦统一六国从给自己选择最厉害的对手开始

2020-04-10

在秦国历史上,对统一贡献最大的是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他在穰侯魏冉和将军白起的帮助下,南征北战,将楚国、魏国、韩国、赵国一一削弱。等到秦始皇嬴政上位的时候,统一天下已经是临门一脚的事情。

按照正常的逻辑,找对手应该先找相对较弱的,获取资源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再去跟较强的对手干架。春秋三十多个国家演变成战国时代的七雄争霸,就是通过"大吞小、强并弱"的模式形成的。

到了昭襄王时代,中国战略思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在选择对手时,认准哪个最强就向谁下手,当把最强的削弱后又与其他的弱者相联合,他再从其他对手中选出下一个最强的,如此反复,直到所有国家都疲敝不堪。不寻求消灭最弱的,而是削弱最强的,时机成熟时再作最后的收割。

弱楚

昭襄王首选的打击对手就是楚国。

楚国是昭襄王时期唯一一个综合国力堪比秦国的国家,方圆五千里,带甲百万,粮仓满溢。有这样的能力和实力,楚国一旦在政治上实现觉醒,天下归属的争斗应该会相当精彩。

楚国领土面积相当大

遗憾的是,楚国缺乏目标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对手,外交老是被秦国牵着鼻子走。

惠文王时期,楚国就因为在五国伐秦的时候身为盟主而作壁上观,致使联军大败,其它国家皆指责楚国"失信于天下"。而后,秦国的相国张仪以"商於六百里"之地,引诱楚国与齐国断交,楚国还真就信了,结果是失地又失盟。没有人敢和这样的国家交朋友。

到了昭襄王时代,凭借人多地广粮多的优势,楚国依然是秦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为了进一步削弱楚国,昭襄王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对楚王说:"楚王,他们都不愿意和你做朋友,我们做朋友吧!" 这一次楚王还是信了。

楚王和秦王在双方边境的武关相会,打算商讨个和平条约。秦王开门见山:既然要签订和平条约,你送个礼物给我吧,比如那个巫郡和黔中郡。楚王一听,这哪成,霸王条款签不得。

如果要从秦国控制的巴蜀之地进入楚国所在湖北,走长江必经过巫郡,走沅江必经过黔中郡。秦国得了这两个地方,就可以从多个方向进攻楚国。

秦王见楚王不同意,直接就把楚王给扣了,你不答应我就不放你回去。

与春秋时代"重信誉重仁义"相比,战国时代的争霸已经是无所不用及其,各种诈术、欺骗轮番上场。战争的目的不再是让敌人屈服,而是竭尽全力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楚国人聪明了一次,重新推了一位新君,不再受到秦军的胁迫。昭襄王略有一些惊讶,这楚国庙堂还不算糊涂,看样子只能来硬的了。

扫除外部障碍:先逼迫韩魏

要攻打楚国,秦国想的是先剪除可能的危险。秦国一旦出武关进入到南阳盆地,南边是楚国,北边是韩魏。如果韩魏从北边出击,与南边的楚军合击秦军,秦军在战略上将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与秦国做邻居,韩魏很不幸。秦国想攻占其它国家,都会先把家门的两国收拾得服服帖帖。

秦国"弱楚"的第一战就是先攻韩魏切断其南下的路径,于是有了秦国统一中原第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伊阙之战。指挥战役的就是左更白起,这是他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战。

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韩魏联军共被斩首二十四万,主力部队消耗殆尽,再也无法组织起针对秦国的有效攻势。秦国进出中原再无阻碍,领土扩张到赵国边境。

千里跃进攻陷楚都

解决了侧翼问题后,秦国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着手解决最大的对手楚国,想要一举攻破楚国国都。国都一破,这个国家基本上就是苟延残喘了。

秦军传统的攻楚路线,是走武关、进入南阳盆地,再越过大洪山、荆山垭口到达郢都。当秦国打通巴蜀之后,另外两条路线也开始成为秦国的战略选择上,这也是楚国很难想象得到的进攻路线。

秦军分三路进攻楚国。一路由白起率领沿传统路线进攻楚军;一路由司马错领军,从陕西进入到四川,沿岷江进入长江到达重庆,在重庆兵分两路,一路翻越巍峨的武陵山脉,进入湖南的洞庭湖盆地,沿着沅水占领黔中;一路沿长江而下,进攻西陵,对楚国的西面进行包抄。

秦国进攻楚国路线图

秦国三路进军游刃有余,楚国分兵应对,应接不暇。最终,秦军顺利完成对楚国都城郢的北、西、南三个方向的包抄,成功攻下郢都,楚国败退到淮河中下游地区,战略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不对秦构成威胁。

秦国攻占郢都后的战国地图

削赵

吞并了楚国西部之后 ,昭襄王又把枪口对准了赵国。

赵国领土广泛,即包含北方的草原地带,也包含险峻的太行山区,其太行山东麓的首都邯郸,远离秦的边界,如果进攻对士兵还是后勤都是巨大的麻烦。秦国曾直接对赵国发动攻击,最后在通向邯郸的阏与要道被赵国击败。

于是,秦国把目光投向了韩国的上党地区。上党地区分为两块,以浊漳水为界,北部属于赵国,南部属于韩国。如果能夺取韩国的上党地区,秦国就能一次为前进基地,经上党穿越东面的太行山,直达邯郸城下。

韩国打算直接把上党交出去躲开秦军的锋芒。然而,韩国的上党守将冯亭对秦国相当有成见,直接率部投奔了赵国。赵国虽然觉得这是个烫手山芋,还是接下了。

秦赵两国在上党地区南部的长平形成对峙,由此来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长平之战主将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被活埋。

秦赵长平之战结束的时候,秦统一六国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对于六国而言,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丧失殆尽。韩、赵、魏的主力部队已被消灭殆尽。齐国、燕国虽然由于偏安而暂时没有受到影响,却无力与占据半壁天下的秦军抗衡。楚国的实力大打折扣,只有招架之力,却无力组织进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