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兴县发现北宋时期瓷窑址
光明日报太原4月11日电 记者李建斌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发现北宋至金代初期的瓷窑遗址——西磁窑沟瓷窑址。这是吕梁地区古代瓷窑址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北宋釉下“柿色彩”瓷器填补了吕梁地区陶瓷考古的空白,为这类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瓷器产品证实了又一个产地。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201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吕梁地区古代瓷窑址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过程中,在兴县北部的魏家滩镇岚漪河南岸南北向的磁窑沟山谷中自然拐弯处,一个三角形台地的南缘发现了西磁窑沟瓷窑址。由于保存现状不容乐观,考古调查队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于当年5月至10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随后,专家们开始对出土的瓷片进行拼对。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据介绍,本次发掘分为A、B两区,共发掘200平方米,在主要发掘区发现有窑炉、作坊、灰坑、澄泥池等遗迹18个,出土器物主要是瓷器产品,以日用粗化妆白瓷为主,器形有碗、盆、盏、盘、罐、执壶、盒、盖等,以卷沿斜壁大平底的盆和卷沿深弧腹钵为特色器类。另外还有少量粗胎黑釉、褐釉产品。
出土的瓷器产品以素面居多,目前所见装饰图案以釉下白釉褐彩、白釉赭彩为主,烧成后的产品图案呈现出鲜艳浓厚的“柿黄色”或“柿红色”。瓷器上的装饰手法以软笔点顿、勾绘为主,笔法粗犷、线条流畅,装饰题材大多为抽象线条组成的花卉纹式,风格质朴、韵味活泼,富有浓郁的民间气息。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该发掘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岩称,从发掘揭示的相关制瓷遗存布局来看,西磁窑沟瓷窑址呈现出一种小而全、制瓷工艺生产环节功能复合式的小作坊式生产面貌。发掘出的瓷器无论是产品器形、装饰题材,还是色彩呈色,明显有别于其他省份生产的类似装饰手法的产品,极具山西地方特色。
西磁窑沟瓷窑址的发掘是吕梁地区古代瓷窑址的第一次考古发掘,从发掘结果看,虽然这里生产规模较小,产品面貌相对单一,但为探讨中原、北方地区陶瓷手工业生产技术传播、吕梁地区陶瓷生产传统来源、生产经济模式研究以及北宋与辽、西夏关系等方面都提供了科学的资料,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2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