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书法与众不同
张大千作品
几位收藏家朋友讨论,为何在市场中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作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同期书法家作品的价格?市场有市场的规律,我从艺术的角度,就艺术的规律谈一点看法。
徐悲鸿作品
画家书法往往笔墨活脱、结体自然,有不同寻常的趣味与境界。是因为画家把作画的立意、用笔引进书法,丰富和打破书家常规的用笔方法,使书法立意与笔法增添了新的内容。
溥儒作品
文人画最根本的艺术主张,就是强调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达到形神俱似,且具有诗意的境界,并抒写出内在的精神。苏东坡论画有:“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也曾提出书法重在写“意”,便是文人画家的一贯主张。文人画家认为只以形似来论,是肤浅的。因此,他们的书法能吸取诸家之长,但不拘于“法度”和墨守“师承”;并不以形似来对待书法上的取法古人,而是结合绘画笔法、墨法,发挥自己的个性,不拘于一法,依托性情、修养,自出己意。因此这正是画家书法不失自然不失自我的重要原因,似前人而又真自我。
画家明画理,明白事物、现象有其本身的规律(理),艺术家应掌握这种规律,才能更好地表现。在论画中强调“理”,这种理不是伦理、物理之理,而是类似《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依乎天理”的理,因此画家书法能在学前人之后找到表达的规律,选择“适吾意”的创作态度,从而用笔自然出意。
朱屺瞻作品
中国画讲“骨法用笔”,赞扬“笔力扛鼎”,画家往往把这一概念引入到书法中,使他们为了追求独到的风格而不得不对用笔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正因用笔有“骨”,而且用笔用墨灵活,笔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使书法显得更为有血有肉。一部分书家在运用这种技巧时,就开始对传统的用笔方式作适合自己表现需要的新的阐释,苏东坡的“偃笔”,“虽其病处,而自成媚”,米芾“刷字”笔毫的“振迅天真”。黄宾虹提倡以圆、留、平、重、变的用笔方法,作为表现型的书法技巧,自然能打破常规的笔法惯式,以己之个性决定对“法”的取舍和创造。他的书法用笔老辣,很多笔画有意回收,以取蓄势,以静待动,小有变化却大出效果,极大地丰富了笔画的内涵。赵之谦、吴昌硕、张大千、潘天寿、徐悲鸿也都是打破常规的笔法惯式,以自己之个性决定对“法”的取舍和创造。经过画家“改造”过后的用笔形态,导致了笔法技巧的丰富和发展。其中有些用笔虽不一定合乎古法,但其所造成的意外之趣,达到了“兼众妙”、“不失度”的境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书法意境。
赵少昂作品
苏东坡说,“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这正是画家书法的依托,是一般人所不及的,所以也不能以常规定法来要求。自然不拘于笔,随性不束于势,以放手放情不念大小、长短,一任心潮的书写,正是画家写意的根本保障。因而能出形、出势、出神、达意,达到一种不预设“对象是什么”的自在美。这正是因为画家懂得如何掌握“法”,也与画家对绘画的“形”与”神”、“似”与“真”、“形”与“理”的见解密切相关。
画家书法得韵在于用笔,得法在于结体,得意在于走势与神采。
于非闇作品
杨善深作品
吴湖帆作品
王一亭作品
唐云作品
齐白石作品
潘天寿作品
陆俨少作品
刘海粟作品
李可染作品
黎雄才作品
黄胄作品
黄永玉作品
黄宾虹作品
吴昌硕作品
程十发作品
董寿平作品
丰子恺作品
关山月作品
何海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