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从两河流域至大唐:探寻巩县窑绞胎与镶嵌工艺之源

2020-04-17

融合镶嵌玻璃器皿 公元前1世纪 罗马帝国时期

唐代绞胎器有模仿漆器中的犀毗工艺说,有模仿木制品种的瘿器说,有模仿石材中大理石纹说,有陶工无意把下脚料混合一起的意外发现说等等。但有一位学者发现绞胎工艺中的镶嵌式的装饰,与西方罗马时代盛行的“镶嵌”(mosaic)或“万花”(millefiori)玻璃的花纹近似,而其制作方法也有共同之处,并说“这点是值得注意的”。但文章发表近30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近期笔者看到了这篇文章立即引起极大的关注与重视。现就这一线索结合笔者专业进行了如下研究与思考。

绞胎工艺形成与制作方法解析

绞胎工艺始于唐并延续到宋元(辽金)。绞胎器最早发现于唐代墓葬中,是与唐三彩明器一起被发现的。之后又在河南巩县黄冶和陕西铜川黄堡发掘到唐代时期的三彩窑址,三彩遗址中有绞胎器残片出土。说明绞胎器是伴随着唐三彩的生产而出现的一种用胎土色彩纹理变化来装饰胎(坯)体的工艺。由于胎体上有两色分明的各种形状的纹理,故表面只罩上无色的透明釉或有色的透明釉,使胎体上的色泽纹理更加清晰明了。

唐代巩县窑三彩绞胎枕标本

其实,绞胎器的装饰(“镶嵌”)是与器物成型一起完成的。绞胎器的成型没有一件器物是拉坯成型,全部是采用模具“印坯”成型。《中国陶瓷史》中说的“所谓 绞胎,是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柔和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这个论断是错的,因为“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柔和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的话, 根本出现不了目前我们所见到墓葬出土或窑址发掘的唐宋时期绞胎器上,白褐两色相间分明且清晰的纹理。(编者附:如果不追求十分规律的纹理,拉坯制作绞胎器还是有理论可能)

拉坯工艺需要把泥料柔练在一定程度,然后才进行拉坯 ;在拉坯成型过程中,对泥料的挤压、提拔、扩张(开膛)、收缩等等反复动作,不可能使泥料一直保持着白褐两种色调相间、白褐分明的纹理。这样拉坯的结果:

一是, 会使白褐两色完全“搅”在一起,变成他们的中间色——土黄色;

二是,即使白褐两色泥不充分柔练,保持白褐相间,那拉坯过程中也会使白色、褐色中掺杂土黄色了(即泥中白褐两色多少会有一些被搅合在一起),绝不会像我们看到的具有白褐分明的绞胎纹理。

再有,拉坯成型后形成的绞胎纹理形态,绝不会像木纹理,会像大理石纹理,条纹会有从浅到深的过渡变化(如下图)。

“拉坯成型”出来的就不叫“绞胎”了,应该叫“搅胎”。因为拉坯过程中始终贯穿“搅”(搅拌、搅合、搅浑等)的动作。其结果自然能想象到的。又有些学者说是在已经成型好的器物上,把制作好的绞胎纹样粘贴、镶嵌上去的。这种说法也不成立。

所谓的粘贴、镶嵌,都不是在已成型好的器物上完成,而是在模具里“反粘贴”(即用素胎泥覆盖绞胎泥)达到“反镶嵌”(即“包镶”),换句话说, 绞胎器的镶嵌装饰与整体成型是同时完成的。绞胎器中即使是圆器,如碗、盘、罐等,也都是采用模具“印坯”成型的。像碗、盘等器形的模具都是一个整体模,罐类或枕及动物形的模具,应会有两片和多片模组合而成。从资料显示,“全绞胎”器特点一是器表纹理密布,且木理纹、几字纹(回带纹)居多。现以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全绞胎碗为例解析它的制作方法。

绞胎碗 1990年扬州市信托大厦工地唐墓出土 江苏上扬州博物馆藏

首先在两色相间堆叠好的泥片上切割较宽的绞胎纹样(泥条、泥片),把截面朝上(下)用手在模具里依次弯曲、折叠摆放,使器形内挤满绞胎纹样。稍风凉一下 使模内绞胎泥硬挺;然后用陶制(或石制、木制)捶拓工具进行均匀的捶拓,使“盘踞”在模具里的绞胎纹样 相互挤压粘合在一起。数小时后坯体由于收缩自动与模具分离,此时可以取出坯体再粘结底足(底足上无绞胎纹样,使用普通胎料印坯或拉坯成型)。当坯体进入半干状态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修坯环节。把印制好的坯体放置 在转轮上旋转,用刀具在坯体的里外进行车削(包括打磨),直到需要的厚薄和光滑的器表效果。

全绞胎回形带纹枕残片 巩义市黄冶窑址出土 巩义博物馆收藏

上图是一个巩县黄冶窑址出土的全绞胎回形带纹枕残片,可以清楚地看到绞胎泥片摆放情况,即几字纹、回形带纹理形成的原理与方法。

半绞胎器与全绞胎器的制作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 是在全绞胎器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方法。或许是一种节约人员工时与制作原料的工序。半绞胎器形多大于全绞胎器形,特别是枕的造型采用半绞胎为多。现以巩义博物馆收藏的半绞胎枕为例,剖析其制作方法与过程。

半绞胎菱形纹枕残片 巩义市黄冶窑址出土 巩义博物馆收藏

此枕(有残缺)枕面有四个团花(菱形纹)装饰,四个菱形团花组合起来又构成一个大菱形,大菱形外用木理纹(或称几字纹)装饰。这种构图安排在其它枕面上常见。

巩县窑绞胎枕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收藏

巩县窑绞胎枕 郑州博物馆收藏

但半绞胎菱形纹枕残片主图案(菱形纹团花)没有在正中心,而偏离一侧。这更加说明此绞胎器制作方法是在模具里印坯成型的。如果在已成形的素面上粘贴团花的话,摆放(正)团花很容易。正是此枕先把团花绞胎纹依次摆放到模具中时,第一块团花放的位置有些偏,依次排列组成大菱形图形时,整体图形就偏离了中心。

从多个绞胎枕观察,制作工序是先完成枕面装饰,后再装饰枕的四周立面。枕面摆放好团花、木理纹之后,再用一个普通胎料泥片覆盖其上,并用拳头、手掌或陶制捶拓工具捶拓泥片,使后覆盖泥层“包镶”住先前的团花、 木理纹泥层,使后覆盖泥层与绞胎泥层紧密粘合在一起,两者之间无空隙。枕的立面也是先用木理纹装饰后覆盖一层普通胎料泥的工序。

从巩县窑绞胎枕、巩县窑绞胎枕中我们可以看出枕的立面上端有一层胎料泥形成的白边(约厚1公分),而立面上的木理纹被这条白边“切断”,且非常整齐。说明了制作过程的先后顺序。

高阿申与钱伟君两位学者把自己收集的两块唐代巩县窑绞胎枕残片,做了电子探针检测分析,得出绞胎枕残片各部位化学组成分析。同时把绞胎部位的断面切取样品测试。这两块残片都是半绞胎,由绞胎层与素胎层粘合而成,胎厚5mm。其中一块的截面显示绞胎层厚度平均在0.2~2,另一块绞胎层厚度在0.5~1.5(最薄处 0.3),“绞胎器的贴面部分,往往只及胎骨总厚度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局部处会更薄、真正薄如一张纸”(下图)

五代-北宋 巩县窑绿釉镶嵌绞胎枕残片

如果真的 “薄如一张纸”,那古人如何把绞胎泥片切成这么薄?这么薄的泥片又如何操作?恰恰是他们的测试为解开绞胎工艺与器物成型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枕的残片总厚度仅5mm绞胎层厚度又占总厚度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这么薄的泥片拿在手里根本无法操着。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制作过程中切割的绞胎泥片要稍厚些。

我们所看到或检测出来的绞胎层非常薄,是因为印坯成型之后,要对表面进行修饰。而修饰方法包括用金属和其它工具进行刮、磨、抛(光)等工序,使器表平整、光滑和纹理清晰。这就是形成“薄如一张纸”的真正原因。传统的陶瓷成型,不管是拉坯、印坯和盘泥条成型,修坯这个后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代-北宋 巩县窑绿釉镶嵌绞胎枕残片局部

绞胎工艺源于西方玻璃融合技术

上文主要对我国唐代出现的绞胎器绞胎纹理的形成原理与制作工艺做了具体的剖析。几乎所有的绞胎器制作过程都离不开预先制作各种绞胎的预制料,即两色相间堆叠而成的绞胎泥片。其次是所有的绞胎器都是通过模具印坯工艺实现的。这两点是绞胎这个品种最关键最核心的工艺。尽管绞胎纹理众多,但木理纹与团花纹是唐代绞胎工艺最典型和代表性的纹理。而上述这些绞胎工艺与纹理特征,恰恰与西方玻璃融合技术及使用融合技术完成的器表纹理相吻合。

据资料显示,早在公元前2000年玻璃就被作为独立的材料使用。地中海东岸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玻璃制作的摇篮,之后此工艺传播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其中埃及就是最早应用玻璃的国家之一。玻璃是在“釉”(玻璃料) 的发明和对釉陶工艺、金属工艺以及宝石加工工艺借鉴的基础上,逐渐走向成熟的。在吹制玻璃技术诞生之前的近2000年中,玻璃从仿制宝石到独立制作成为有内核的小型容器,再到使用模具压制成型、铸造成型和借助模具软化玻璃成型等工艺技术的产生。由于玻璃最早起源于模仿宝石作用,所以先熔制出玻璃料备用,有些接加工成棒状、片状半成品,其中就有两色或两色以上的混合料块,就像绞胎的预制料一样。

埃及第18王朝泰尔·阿尔马纳 公元前14世纪 玻璃制品

螺旋纹玻璃棒 公元前13世纪 伊朗寺院出土

融合混色玻璃碎片 约公元前100年

上图玻璃器的制作中也有利用预先熔制玻璃料(玻璃块、 玻璃棒、玻璃片等)再次加热成型的方法。也称为“再次成型工艺”。在公元前1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采用了“再次成型工艺”制作内核成形容器。

美索不达米亚内核成形容器 公元前1500年 高11.3cm

“该地区的玻璃制造者还发明了一种非常熟练的玻璃马赛克镶嵌工艺,即将玻璃棒整齐地排放在内核模具上,在外模的支持下熔合,制作出精致的纹样”。这种镶嵌工艺与绞胎工艺原理相同,都是把预先制作好的图案(玻璃棒、 绞胎纹)摆放进模具内,再用主体料(玻璃液、胎泥片) “包镶”住图案。这种把预制料再次融合到主体料中的技术,西方学者称为“融合技术”,其特征是“在加热过程中, 玻璃会变得柔软,在不失去基本造型的情况下渐渐变得黏稠,这使玻璃可以相互结合,但又保持每一单独个体的图案”。这种融合技术在公元前3世纪至前1世纪的时间内进入了繁荣期。

如果认为,公元前1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制作的内核玻璃器上的图案与绞胎纹理还不是太相像的话,那我们来看看公元前1世纪亚历山大时期,采用融合技术把预制料和热熔玻璃液体一起制作的融合(镶嵌)效果玻璃器。

融合镶嵌玻璃碗 罗马时期(公元前 1 世纪)

上图是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市被殖民的埃及工匠为罗马奢侈品市场生产的两个镶边玻璃碗。

这种装饰也叫千花玻璃,是多种预先制作好的带有各种图案与纹理的玻璃棒切割成等大小的玻璃段。然后把各色玻璃段排列在一个金属 ( 或陶 ) 环状模具中进行组合;随后加热模具及内里的玻璃段料以防止与热熔液接触时爆裂;之后就覆盖上热熔玻璃液体,此时模具里摆放的预制玻璃段被玻璃液体包围连接在一起(包镶);再用铁棒粘住熔融的玻璃进行定型和造型加工。

一组切割好的千花玻璃片展示了制作玻璃镇纸的方法

五代-北宋 巩县窑“杜家花枕”之“包镶”工艺

巩县芝田村窑址采集标本

上图绞胎工艺中团花纹、琥珀纹等制作方法与玻璃包镶融合工艺非常相似。不同点只在于材料,一个是玻璃,一个是泥片。前者靠玻璃液流入预制料之间的空隙及覆盖其上,后者靠手及捶拓工具把柔软的泥挤进预制料之间的空隙及覆盖其上。绞胎中木理纹、 虎皮纹、几字纹、折叠带纹等纹样,在玻璃融合技术中找到类似的效果。

融合铸造技术完成的有足玻璃器 亚历山大时期

上图为亚历山大时期的玻璃容器,就是将带有纹理的玻璃棒融合,通过中心金属棒的操作形成统一整体,然后研磨抛光以展示其纹样。具体方法如下图演示 :

玻璃器制作过程

在一个两瓣石制或陶制的模具中融合了三根有折叠纹样的玻璃棒部件(很有可能是拉伸的玻璃棒最末端斜切尺寸较大的截面),形成一个大致的形状。在融合时,将金属棒插入玻璃中,除去分瓣模具;再将玻璃进行旋转擀制造型。退火后再进行研磨抛光处理使器表更光滑、纹理更清晰 。

由此看来,西方玻璃融合技术中都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料(玻璃料、泥料)融合, 同时保持两色(或多色)相间,并通过各种模具(模型)及各种方法制成一定形状的器物。器表纹理的形成取决于预制料与采用的制作方法。

下图是一块公元前1世纪玻璃饰板,板上有较规范的图案形:

公元 1 世纪亚历山大时期玻璃板饰

玻璃装饰板制作过程

是由不同的预制玻璃棒切割成各种形状的截面,按设计排列出一个几何图案,再与玻璃溶液融合。

公元前1世纪的长细颈瓶

玻璃长细颈瓶制作过程

主体玻璃先由一金属固体棒支撑的内核成型,将排列好的片状对比色玻璃(有些包裹金箔)粘贴在热熔玻璃液体表面;然后在一个石头模型上,按不同的方向滚动扭曲;最后除去金属棒,将完成的玻璃器研磨抛光得到细腻扭曲的纹样。

玻璃棒融合碗的制作过程

碗上图形变化取决于模具、模型的形状、大小以及里模、外模上的操作过程。如把融合好的玻璃片放置在碗形模具中软化而成的图案会被压缩,特别是中心部位的图案 ;如采用倒置的碗形模具上软化的图案会被拉伸,特别是外沿部位的图案 ;如图案比较抽象随意,像木理纹、虎皮纹、折叠带纹等, 在成型中图形的变化变形不太明显:

公元前1世纪的软化玻璃碗 融合不同颜色自由折叠的部件完成

另外, 如造型比较平坦(如盘子)不管什么图形、纹理的变化变形也不明显:

埃及嵌金银千花盘公元前 3 世纪 意大利出土

结语

或许有人仍会提出,玻璃与陶瓷毕竟是两种材料、 两种工艺,仅分析它们在工艺技术上的相同点、类似性, 并不能证明是玻璃工艺影响到陶瓷工艺。换句话说,就是不能证明绞胎工艺来源于西方的玻璃融合技术。屈志仁先生在《绞胎、“绞釉”与流沙笺》一文中例举了在西亚努兹古城(今伊拉克境内)遗址出土的两片“绞胎” 陶残片,时代约公元前15~14世纪:

公元前15-14世纪 绞胎陶器残片 努兹古城遗址出土

屈志仁先生说:“这两件绞胎器,无论从花纹、质料和形制看来都与其他在努兹遗址出土的器物迥然不同。发掘者认为是从外地输入的器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件绞胎器和我国唐代绞胎陶的花纹颇为类似。究竟远古时代西亚的绞胎器和唐代绞胎陶有无渊源关系,目前未能解答”。

我国陶瓷绞胎工艺出现于唐代,即公元7~9世纪;西亚绞胎器出现于公元前15~14世纪。而此时的西亚、 北非埃及玻璃中已经采用融合技术制作玻璃料仿制宝石, 或采用融合技术制作玻璃器。公元前后3个世纪即罗马帝国时期,这种融合技术(镶嵌)最为流行:

公元前1世纪-1世纪千花盘

公元前2世纪-1世纪千花碗

公元前3-2世纪千花长颈瓶

吹制玻璃工艺发明之后,这种融合技术(镶嵌) 一度受到些影响但并没有消失。玻璃工匠们又把这种融合技术融入到吹制工艺中了,既有采用熔融滚粘预制料的镶嵌方法,也有直接采用多色熔融相混合在吹制工艺的制作工序中,用绞、拧、擀、拉、吹等制造纹理的方法:

1862年 威尼斯 大理石纹瓶

“在玻璃吹制技术发展之前,玻璃是一种用在专门制造宗教物品、具有象征和装饰功能的珍贵材料,它使人联想到奢侈和昂贵的物品......”。西亚绞胎器工艺模仿了玻璃融合技术不应怀疑,因为用相对低档的材料(陶土) 来模仿高档材料的做法历来如此,况且在同一区域内发生。至于我国唐代绞胎器,从工艺上看也应该源于西方玻璃融合技术。西亚绞胎器的发现,至少说明玻璃工艺完全能影响到陶瓷工艺。

唐帝国是一个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军事都非常强大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之一。通过丝绸之路, 唐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联系和有着经济贸易以及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的交流。西方玻璃热熔技术对中国绞胎工艺是如何影响的,应在这条贯穿欧亚大陆东西轴线上的丝绸之路中找答案。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