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到底念清平lè还是清平yuè

Image 2020-04-17

电视剧《清平乐》有张海报是这样广告的:“君臣夫妻,相敬相依;天家父女,无言心伤。光影希冀,如影随形;娇纵荣宠,自有情痴。”追啊追啊追啊追,十多集了,看起来还算“清平”。

电视剧《清平乐》海报,图片来自网络

“清平”,是“太平、和平安乐”的意思,常见的说法有“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汉代班固《两都赋·序》有:“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三国演义》五十六回,曹操自述本人原先的志向说:“……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五十九回,曹操与韩遂军阵前叙旧,十分亲切地说:“往日在京师,皆青春年少,何期又中旬矣!安得天下清平共乐耶!”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猜测一下,电视剧《清平乐》剧名中的“清平”,或许就是用“海内清平”“天下清平”的寓意。

那么,《清平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唐代李浚《松窗杂录》载,开元年间,李白供翰林,时宫中木芍药盛开,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命进新乐《清平调》,白醉中“援笔赋之”。词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晓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白醉酒写三首《清平调》?您看了或许会说,这简直就是八卦啊!但是,这个李浚,是唐武宗李炎会昌年间宰相李绅(就是写《悯农》的那个李绅)的儿子,且李浚曾自秘书省校书郎入直史馆二年多,这个《松窗杂录》,是他早年闻于公卿间的逸闻轶事,应该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算是“笔记小说”,精品八卦。

因此,这就是《清平调》的来历了。李白的《清平调》歌诗是七言绝句,平仄不拘。

图片来自网络

词调《清平乐》,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清平乐》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多上下阕异部韵。又名《清平乐令》《忆萝月》《醉东风》。

现存最早的《清平乐》词作,有署名李白的2首,但大概率是后人的伪托之作(就像网上鲁迅、莫言的那些“名言”)。而晚唐温庭筠有2首,我们试着品读其《清平乐·洛阳愁绝》: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词写“愁绝”“愁杀”之别。杨柳、水流、莺鸟鸣叫,“劝君更进一杯酒”(劝离觞),声情并茂。春残时节,洛阳城外,用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典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更显深情绵邈。

再来赏析赏析南唐后主李煜的名作,《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词写分别后的相思之情,以致于柔肠寸断!而下阕的“归梦”二字也透露出此时李煜并不在故国,而是身在异乡。因此,“离恨”里也就有了更为痛切的家国之思和亡国之恨。

图片来自网络

李煜的这首《清平乐》真切感人,还在于景物描写自然贴切,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他突出了仲春(春半)时节的“落梅”和“春草”。李煜笔下的“落梅”是乱的,乱到满身都是,拂去还满——正如哀愁无从述说,美景不但未能消忧,反而更增惆怅!而“青草”的描写是化用了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这首《清平乐》里,李煜以远接天涯、绵绵无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拟缠缠绵绵的愁恨,生动、形象,有一种直击心灵的凄美。

整体上,从现存唐、五代的23首《清平乐》词作来看,多写感时伤逝,怀旧思人,对花洒泪,月下徘徊,婉曲悱恻,情调是偏于哀伤低沉的,毫无抒写天下清平的意思。而且,后世的《清平乐》虽有变化,但并不明显,基本的格调是婉约的。也即,《清平乐》的“乐”读(yuè)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这些词作《清平乐(yuè)》,表达的却往往并不是天下太平的意思。

电视剧《清平乐》开播至今,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舜钦等等大咖戏份十足,网友见了他们第一反应是重回课堂啊,直呼“背课文”“背课文”了。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晏殊,图片来自网络

是的,宋仁宗朝,文坛星光闪耀,除了上述几位,王安石和“砸缸的”那个司马光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再有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和曾巩是其中的后来人。也就是说,所谓的“唐宋八大家”,其实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加上宋仁宗朝代的六个(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在电视剧《清平乐》里闪亮出镜的晏殊,不仅是三次出任宋仁宗宰相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宰相词人”,存世有《珠玉词》136首。对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就是他的名句。晏殊填有《清平乐》5首,其中《清平乐·红笺小字》较为人称道,清代俞陛云评价说:“言情深密处,全在“红笺小字”。既鱼沉雁杏,欲寄无由,剩有流水斜阳,供人愁望耳。以景中之情作结束,词格甚高。”其词曰: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词的意思,大致是说,红线格绢纸上,小字娟秀,道尽你我平生相互爱慕情深。鸿雁高飞在云端,鱼儿在水中,我惆怅的情意难以传递。斜阳里独自一人倚着西楼,远山正对着窗上帘钩。从前的那个人不知道如今在哪里?唯有绿水依旧东流去。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理解此词的关键在于“人面不知何处”一句。这显然是用了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典故。崔护的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晏殊用在这里,“人面”不与桃花相映,“人面”却在远山、在心间、在脑海;“依旧”的不是春风,“依旧”的却是“绿水”“东流”,暗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尤显得多情蕴藉,爱意绵绵——您瞧瞧您瞧瞧,这狗粮撒得,甜腻齁人啊!

另外,晏殊的儿子晏几道填有18首《清平乐》,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张炎、贺铸等著名词人皆有《清平乐》词传世。其中辛弃疾填有16首,含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那首《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总结下来,清平,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政治理想;《清平调》,是李白的浪漫传奇;《清平乐》,是词人的温婉情怀,吟唱真挚爱恋,抒写人生际遇,千百年来,余音绕梁,丝丝袅袅,动人心扉。

撰文:孙秀华

编辑:周倩

责编:苏畅

编审:苏姝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