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刘谦”的魔术—水盂—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2020-04-20
中国文化不仅是伦理本位的,而且是泛审美主义的.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的中国文人,不论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文人,只要他不想被人视为“俗”,而想攀附一个“雅”字,他可以不遵守某种伦理规范,但必须多少懂得一点审美.他可以不是真正的诗人、画家、琴师和书法家,但不能不懂得一点吟诗和欣赏琴棋书画艺术的常识.有了这些还不够,他还须懂一些饮酒品茗的艺术.
今天就说下关于水盂的: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在秦汉。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从材质来说,它的用料非常丰富,有陶土、瓷品、铜质、玉石、水晶、玳瑁、绿松、玛瑙、玻璃、漆器、竹木、景泰蓝等500余种。其图案更是五彩缤纷,宝蓝、钧红、翠绿、乌金、莲青、鹅黄、人物、山水、花鸟、虫草,应有尽有。
水盂除实用意义外,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否则就难以侧身其列了。另外,从养生之道来说,水盂可息心养性,“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水盂可助文思,“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