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量的“孩儿体”书法,到底好在哪?让于右任都自愧不如
谢无量(1884-1964),和李叔同是同学,曾任人民大学教授、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在学术、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着非同一般的表现,堪称一代大家。
我喜欢谢无量,是从他的名字开始的。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谢无量"这三个字的时候,就喜欢上了,隐约有一种感觉,能叫这个名字的人,自然也非同凡响。特别是在看了谢无量的书法后,更加坚定了之前的想法。
谢无量的书法是什么模样呢?说实话,还真有点特殊,至少和咱们常见的那种不一样。很多人将他的这种书法表现称为"孩儿体"。意思就是说,他的这个书法啊,你很难轻易看出好在哪里,就像小孩子的字体一样,天真烂漫,信手拈来。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谢无量的"孩儿体"书法,到底好在哪呢?首先,咱们来看看其他名家是怎么评论的。
于右任先生就比较欣赏谢无量的书法。他曾评价说:"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笔笔挺拔,别有一种韵味,我自愧不如。"朋友们,你能像于右任先生那样,在谢无量的书法中读出那种"笔笔挺拔"的感觉吗?
不光于右任先生看好谢无量,同是近代帖学名家的沈尹默,在谈到谢无量的书法的时候曾说:"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朋友们,你能在其中读出一些魏晋的风度吗?
说实话,如果我们单纯地从技法层面去评价谢无量书法的话,就稍微有点肤浅了。这一点一画,虽有法度,却隐藏得很深,体现更多的是那种耐人寻味的自然和随意。这些,属于一个书家本身的性情流露,包括才学、天分、性情、修养等等,只可品读,不可轻学。
回过头再说谢无量的书法,到底好在哪?
在这里,我想套用古人的一段话:"淡然无欲,悠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凡有所书,神妙不测,尽为自然造化,不复有笔墨,神在意存而已。"
上面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敢解释,怕坏了那种意境。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谢无量的书法虽好,但咱们是很难学得来,甚至说,我不建议大家去学谢无量的书法。这么说吧,谢无量的书法,表达的是自己,背后有深厚的学养在支撑。
如果你只看到了点画形态,并且试图通过描画这些外在的形态去表现出那种纯真和自然的话,是不可能成功的。为什么会这样?简单一句话:你不是谢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