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南峪水磨 绵河岸边的“活化石”
在井陉县境内,有一条自西向东穿越的河流被当地人民视为母亲河,这就是古称绵蔓河的绵河。绵河沿岸分布着一种古老的生活生产工具——水磨。绵河水磨利用绵河水流的落差,以水为动力推动磨扇运转加工木粉和粮食,养育着绵河岸边的人民。2009年,绵河水磨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井陉县南峪镇南峪村村西的绵河岸边,有一间石头砌成的房屋,看起来与普通的民居无异。绕到房屋侧旁,可以看到河水从房下流过,不断转动的水轮搅起了阵阵水花。进到屋内,一个直径一米有余的磨盘正在缓缓转动着,金黄色的玉米面沿着磨盘中央的磨孔不断落下。“这就是绵河水磨,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南峪村村民张三成说,他也是绵河水磨的一位传承人。
曾经村村都有水磨
井陉境内,绵河自娘子关入境,流经地都、南峪、乏驴岭、蔡庄、天长、庄旺等村镇,在北横口与南来的甘陶河一起汇成冶河,再经微水、岩峰、威州、西元、南北防口等村入平山境。沿河两旁的劳动人民发挥无穷的才智,利用水流驱动石磨来加工粮食,创造了“水磨”。
绵河水磨多建在河的岸边近侧,筑堰集水为动力。选定地址后,砌建石洞,制作圆形木轮(现代有铁轮)平置洞下,轮轴直通屋内。轴的上端平擎石磨两扇,一上一下。水由洞旁流入,经过木槽直射入轮的边缘,轮被水冲击,不停地旋转。石磨的上扇用铁链紧缚在木桩上,只让磨的下扇旋转,控制上扇不动。所磨的东西由上扇徐徐流入石孔内,经过石磨的摩擦成粉即出。
绵河水磨历史悠久,史无记载,难以考究。据老工匠们介绍,约在汉代就有人开始使用水力磨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在使用水磨中不断改进,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完美。
在绵河沿岸,以前村村有水磨。清代中期是水磨使用的鼎盛时期,当时沿河水磨超过几百盘,以水磨为生的人不计其数。水磨给井陉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不少人也靠水磨发家致富,因此当地就有了“家有连轴转,赛过做知县”的俗语。《井陉县志料》记载:民国年间,井陉境内的绵河长约百里,而且上游水流湍急,沿河乡村经营水磨加工业者,有一百三四十家。随着历史变迁,水磨逐渐进入鼎盛时期。民国二十三年的《井陉县志料》“农歌”一项中也有“家有一盘连轴转,不愁没饱饭”的记载。
困难重重中艰难传承
随着全国兴修水利工程的开展,20世纪70年代山西省将娘子关大部分水源抽回本省境内,部分余水也被当地政府“引水上山”灌溉农田。此后绵河时常出现断流,遇有汛期洪水暴涨,水磨就不得不停产。受新技术的发展、水资源减少、原料危机、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绵河水磨”正不断经受着发展带来的各种冲击,艰难地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着。
当时绵河上游尚有几盘水磨勉强转动,中下游水磨已被拆除或停废。还在运转的为数不多的水磨已经不磨粮食,专磨木粉,当地俗称香面,是制作蚊香、佛香、卫生香的原料。磨木粉要把灌木树枝用粉碎机加工成碎段,用水浸泡三天,捞出来直接上磨,一般反复磨五六遍才能磨成标准木粉,专供外地制香厂回收。
即便如此,2003年绵河水磨又经历了一次“原料危机”。水磨所磨木粉的原料主要来自绵河周边山上的一种灌木,当地人俗称“林狼条”。由于周边一些工厂因为原料不足,纷纷到井陉收购“林狼条”等木料,致使“林狼条”迅速减少,破坏了生态环境。井陉县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下令查禁林狼条的采割,绵河水磨也被禁止收购林狼条原料。
古老的水磨濒临灭绝的境地,而掌握水磨建造技术的工匠也寥寥无几,几盘仅存的水磨一度成为绵河上珍贵的“活化石”。
古老技艺迎来新机遇
2009年,绵河水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县委、县政府也投入人力、物力、资金以及从政策层面加大对绵河水磨的保护力度。而如何传承绵河水磨也成为传承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家从事水磨已经有四五辈了。”69岁的南峪村村民张三成说。他小的时候,跟在父母后面看大人操作水磨。成年之后,他就开始用水磨磨面。后来,因为到企业工作,他离开了朝夕相伴的水磨。直到1997年,他又重操旧业,决心要把绵河水磨这项民间技艺传承下去。
20多年里,张三成曾经加工过木粉,现在加工白面和玉米面。张三成介绍,绵河水磨分为老磨和季子磨。老磨,就是建在距河道较远、不易被洪水冲毁的位置且常年磨粮食的水磨,一年四季都可以持续运营,效益较好。季子磨就是利用无洪水季节在河滩搭建临时磨坊,主要从事磨香面的水磨。为防止河床涨水被冲毁,季子磨在小满之后就被拆掉,待到雨季过后再重新安装起来运行,由于与季节有关,就称其为季子磨。“老百姓都知道,老磨磨出的面粉细腻、口感好,存放一年也不会变质。”
如今,由于年龄原因,张三成已经很少亲自“上阵”,“具体工作都由年轻人去干。”
2019年8月,张三成带的徒弟殷利忠投资40多万元建了一盘新磨,绵河上的水磨又开始欢快地转动起来。“只要绵河有水,绵河水磨还会继续转下去的。”张三成的心里一直是这样想的。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