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原料?技术?古代东西方都会制陶,为何却只有中国“碰瓷”成功?

Image 2020-05-06

这世间有一物,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乾隆皇帝有诗赞曰:“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瑰宝,自古以来她都受到文人骚客的追捧,此物便是——“瓷”。

常言道:“瓷白里泛青,温润如玉”,“瓷”在我国的历史舞台中是重要角色,是中华文化的代表,瓷器的发展从商朝白陶开始再到东汉的青瓷,最后到宋代瓷器产业的黄金时期,到宋代时,已有汝、官、哥、钧、定五大瓷,类他们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为什么古代东西方都会制陶,却只有中国能制出瓷器,缘由如下:

一. 因为对异国的憧憬,作为身份的象征不愿发展瓷业.

1. 满足对异国情调的好奇心:

古代西方虽然没有发明出瓷器,但也有高超的制玻璃技术,可是制玻璃远不如制瓷经济,因此从实用性来讲,我国的瓷器也略胜一筹,然而在进口了这么多我国的瓷器后,西方人也没有对研发瓷器技术产生好奇,几百年都一直依靠从我国进口。

这不是西方人对制瓷技术的无视,更多是一种对异国风情的需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总是会怀有一种对外国异物的想象和憧憬,都渴望自己能拥有这种心心念念的东西,并且有句老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如果西方人自己把制瓷技术研究出来了,可能我国瓷器对世界的影响也会远不如今天。

瓷器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从十五世纪达伽马从印度将我国的瓷器带回葡萄牙开始打开,从此西方人对这神奇的东方宝物的需求日益增长,达伽马后,葡萄牙国王每年都会派遣船队来到中国为其定制专属的瓷器。

此后几百年,瓷器贸易迅速成为东西方最主要的贸易商品,西方也成为我国瓷器贸易的一大市场,中国的瓷器改变了西方人的餐桌礼仪、生活情趣,对西方艺术风格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身份的象征——不可大肆流通:

西方人一直不发展瓷器业,也可能是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早已出现了玻璃作为生活用品,抛开上层阶级从整个社会民生来讲对瓷器的需求并不是很紧迫,因而导致了西方人久久不发展制瓷业。

也有另一种说法,西方贵族认为瓷器是其他国家制造的奢侈品,只有至高无上的王亲贵族才配拥有,如果发展制瓷业势必会导致国内大多人都能拥有瓷器,若真是烂大街般的存在,也是贬低了王公贵族的身份。

并且相传瓷器也是作为君主控制社会上层的工具,国家通过进口瓷器实行再分配以此来控制上层阶级,这大概类似于我国战国时期用鼎的数量来作为身份大小的象征,如果西方人自己烧制出瓷器,君主也就丧失了一种管控贵族的方式,因而西方几百年都未曾发展造瓷业。

二.因为不会选择原料,且技术匮乏.

1.制瓷之本——瓷石、高岭土:

万物皆有其本源,瓷器的原材料在我国就有南北之分,我国瓷器制作的原料有二,其一是我国南方独产的瓷石,这是一种独特的石头是花岗岩长期风化而成,用这种瓷石烧制出的瓷器表面泛青得名曰“青瓷”,例如我国浙江龙泉,就是盛产青瓷的地方;

其二是高岭土,在我国北方流通的瓷器均是用这种土作为原材料,用高岭土烧出的瓷器浑身通体呈白色,犹如温玉一般,我国制瓷之乡景德镇产的白瓷尤为盛名。

瓷石确实只有我国南方独产,但高岭土确是广布全球,这样看来,西方人自己好像也能自己烧出瓷器,但想利用高岭土制瓷器却没有想得那么简单,高岭土虽然多但用高岭土却比用瓷石制瓷器还要多需一样东西,此物叫“长石”,这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

因为要想用高岭土烧出瓷器所需的温度非常高,必须温度高于1500度才可能烧出成品,而在高岭土中加入适量的长石就能降低烧瓷的温度,提高瓷器的生产效率,古时候外族人要想获得这独有的配方可比现在难多了,古代西方人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这个配方所以久久不能制出瓷器。

2.制瓷——我国独有的窑炉技术:

瓷器的烧制温度因各地产出的原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普遍集中在1200℃~1300℃,要想达到如此高的温度,我国古人因此就发明了一种名为窑炉的技术,利用这种窑炉匠人们就能将烧瓷的温度控制在比较适合烧制的范围内。

瓷器的烧制不但要有超高的温度,也需要稳定的还原气氛,简单地说就是必须保证窑内一定氧气气流的进入,我国聪慧的古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悟通这个道理而发明了窑炉。

在我国浙江省上虞,江西省吴城均出土的商朝龙窑遗址中,龙窑的窑膛修长且有一定坡度,以此来保证火焰可以由升焰变为平焰,这样的抽离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窑内由持续不断的氧气进入一方面还可以精确地控制空气的流量。

古代西方之所以不能生产瓷器,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当时的科学技术还不能使炉内的温度达到制瓷的高温,尽管西方人的烧玻璃技术比较发达,还让其引以为傲,但烧制玻璃区区的六七百度远不是能够与我国烧瓷温度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西方人在见到我国的瓷器后才会表现得呆若木鸡般,因为自己的技术远远不能及,所以我国的瓷器在西方社会中受到大量追捧。

而我国先进的窑炉技术也导致我国的冶铁技术同样长期领先西方世界让其望尘莫及,因为生铁的冶炼温度也在一千摄氏度以上,这种超过一千度的烧制温度窑炉技术是古代西方久久不能掌握的。

3. 西方人不懂为瓷器穿衣——“瓷器上釉”

在瓷器进窑烧制之前若不为其批衣,这样烧制的瓷器还不能成为最后的成品,而要想将其烧制成为一件完美的瓷器,还需要最后一道工序为其穿衣——“上釉”,这是决定一件瓷器艺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最重要的一环。

“釉”,在康熙字典《集韵》解释为:“余救切,音狖。物有光也。通作油。”,用白话文来说“釉”是一种玻璃质薄层,其可以有颜色也可以无色,是将长石、石英等多种矿物质和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掺和磨制成浆。

将其附在瓷器表面使其富有光泽且不惧风蚀,延长瓷器的寿命,我国著名的“唐三彩”就是釉的一种。为瓷器上釉的手法有很多,大体可分为:浸釉、刷釉、喷釉、荡釉。

上釉过程其间的工艺复杂,其一釉有膨胀系数并且与胚的膨胀系数相适应,广富盛名的“冰裂纹”就是制瓷人熟练拿捏二者的成果,行内人管他叫“开片”,上釉前还要保证胚体的清洁,还要将釉里的杂质去掉,上釉时的厚薄还必须控制在指甲盖厚度以内。

如此严谨繁琐的工艺步骤也是古代西方人久久不能参透的,所以西方人造不出明如镜,白如玉的“瓷”也情有可原。

三.陶器在古西方的地位拉低了瓷器的影响.

1.陶、瓷不分家:

当今学术解读陶器、瓷器的价值,多提倡陶瓷不分家的理念,一般来说陶瓷器的发展顺序是:灰陶--釉陶--瓷器,而至于西方国家为何没有发展自己国内的瓷器业,也有声音说是因为早期的西方国家贵族大多用金银器,穷人用陶器,导致后来出现的釉陶的发展也一直不温不火。

到后来即使我国的瓷器传入西方国家,但由于陶器在西方国家地位低下,而愚昧的西方旧贵族却又把瓷器与陶器混为一谈,如此一来瓷器与陶器一等压根儿就不能进入上层社会,而穷人也不可能使用,瓷器自然在西方社会就不能得到流通,就这样导致了瓷器在西方埋没几百年。

而到了近代愚昧的人们才发现瓷器与陶器的不同,并且瓷器的盛行竟然也是因为釉陶在西班牙贵族的流行,大约在十四世纪在摩尔文化伊斯兰教的影响下锡釉陶在西班牙贵族中开始流行,今儿才带动了瓷器在西班牙社会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流通。

此后开始扩大了对瓷器的需求从我国大量珐琅瓷器,并且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普遍模仿我国青瓷器的制作。还将其用于日常的餐饮用具和装饰品,有非常大的可能是中国外销的瓷器登陆西方大陆。

后面欧洲的一些国家也有过陆续模仿我国的瓷器并投入生产,比较著名的事件如:十六世纪末期美第奇家族开始投入资产帮助工匠研发并逐步仿制青花瓷。

结语:

“极品信从窑变得,成功一件价无伦。”“瓷”是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瓷器不但是技艺的传承还是文化的传递,瓷器在英文中能与中国同为一词,更加说明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国人的骄傲是民族的代表。

参考文献:

《康熙字典》

《中国陶瓷史》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