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来石家庄,一定要到这个艺术小镇看看!

Image 2020-05-07

从1997年“食草堂”品牌在石家庄诞生,至今23年过去了,食草堂从一个街边小店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皮艺设计、研发、生产基地,如此的蜕变还要从食草堂的“工匠精神”说起。全媒策划“寻艺复兴计划——造物河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食草堂艺术小镇,感受那里的匠人与匠心。

来到食草堂艺术小镇,记者首先走进了皮具大厅,因为这里所有的产品都是手工皮具。但记者刚一进门,便发现了一个看似像橡胶材质的大花瓶,轻轻敲打这个褐色的花瓶,还能发出敲击塑料材质的声响,那它究竟是什么材质的?食草堂产品总监李牧遥给记者揭晓了答案。

植鞣皮花瓶

李牧遥:这是个真皮做的花瓶。它已经很硬很干了,等于就是把它整个泡水做了一个塑性的工艺,这个皮很厚,可塑性很强。

原来花瓶的材质是植鞣皮,是以植物鞣剂加工皮革而形成的皮具原料,就软硬度而分,有半植鞣皮和全植鞣皮,其中全植鞣皮是最硬最厚的。

李牧遥:它是植物鞣剂,比较环保,一般是做固特异的鞋底,目前来说在中国只有食草堂在做包,其他品牌都是拿这个东西做鞋底,相当于用这种皮代替橡胶。

那食草堂为什么还在坚持用植鞣皮呢?

李牧遥:很多品牌他们是用铬鞣皮,但植鞣皮的可塑性非常强,而且它可以代替五金,这是植鞣皮的魅力,它特别厚,是人工开料。

各式各样的手工皮包

在食草堂的生产车间,记者见识到了植鞣皮究竟有多厚又有多坚硬,车间工人在缝制皮包时每一次穿针、缝线都格外用力,而且手指上带着厚厚的护指。

工人带着厚厚的护指缝制植鞣皮包

李牧遥:不带这个抽不紧,缝不好,这个皮子特别费事,特别慢,不好缝。

李牧遥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皮具都是纯手工制作,比市场上的通货皮具在效率上要慢很多倍,而且由于植鞣皮的应用较多,如果是单人制作,一个人一天只能制作一个皮包。对于皮质的要求,食草堂也是精益求精。

纯手工生产

李牧遥:比如肚腩、脖颈的位置,都皱了,皱了就是损耗,一张皮大概有30-40%扔掉,这二三十尺里面只有70%可以用。

每件皮具,从设计到选料,再制作,要经历数十道工艺,这听起来和现在都市的快节奏有些格格不入,但正是这样原始又朴素的工艺,让皮具富有了生命力,更让食草堂有了独特的品牌特质。

食草堂创始人牛合印

李牧遥:真皮包括棉布就是植物,我们的品牌的slogan(标语)就是终于手工源于自然,比如说真皮它是自然的,因为只要吃牛肉它就附属品,那么这些东西它其实也有一些永恒价值的。

如今食草堂在全国已经有600多家实体店铺,20多年来,食草堂一直坚持着精材、精工的生产原则,同时拒绝千篇一律的工业流水线,坚持手工制造的生产精神,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工匠精神”已经成了食草堂的代名词。

食草堂小镇风貌

来源 | 记者安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