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首次曝光!寿光考古现场有重大发现……

2020-05-15

5月13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探访齐鲁文明起源,触摸四千年文化脉搏”2020小清河文物保护利用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寿光。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齐鲁晚报、大众网及寿光当地媒体一齐探班寿光侯辛庄东北遗址,并参观了双王城盐业遗址群。

齐鲁晚报记者乔显佳说:“我们能看到这种场景,我们是很振奋的,因为你现在看看下面这个地面就是一千年前他们工作的一个场景。作为一个记者来说,能见证小清河复航,能够看看冶炼的遗址我觉得挺幸运的。”

大众网记者纪法军说:“小清河不仅是一个黄金水道,也是一个文化长河,在这两岸有很多丰富的遗迹,刚才听考古专家说这个地方的发掘,是对鲁北地区制盐业的新的一个空白的填充。”

▲侯辛庄东北遗址位置图

▲遗址俯瞰

侯辛庄东北遗址是2020年3月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勘探时新发现的,为唐宋时期的盐业遗存。西南约500米处是侯辛庄村,北部紧邻小清河,东部大致以引水渠为界,往西大约占据三个条田,堤坝南侧还有很大一部分。整体约呈长方形,东西宽度约150米,南北长约350米,面积约52000平方米。防洪堤坝穿过遗址中部,共计占压面积约6000平方米。

潍坊市博物馆考古科科长翟松岩说:“该遗址工程占压区发现的可断代器物极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件陶瓷片,下限可到晚唐或宋。我们这个遗址发现的情况比较特殊,与以往的盐业遗址发掘情况不同,该遗址首次在草木灰中发现了大量的渣状物、铁块、石灰石、碎砖块等。而寿光双王城(商周、金元)、大荒北央(西周)、机械林场(东周)等遗址同样含有大量草木灰,但较少或根本未发现以上物质。”

▲领队翟松岩介绍考古成果

▲媒体采风现场

▲【考古队一共有11名成员,与小清河沿线其他考古队不同的是,该队有4名女性。但为了配合基建工程,及早完成发掘任务,大家都舍小家, 冒风雨。】

▲发掘现场

▲遗址出土的碎砖、渣状物和白色钙化物

▲深浅不一,层层累积的地层,像一幅油画作品

寿光市博物馆王德明说,对唐宋时期盐业遗址的发掘,填补了该时段考古资料的空白,对进一步加深鲁北地区制盐工艺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盐业遗址是寿光作为“中国海盐之都”的重要文化资源,该遗址的发掘在提升寿光市文化品质形象方面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

▲【该地风沙极大,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从工地上回来后,大家的鞋子里都灌满了泥浆。考古队员说,因为天气寒冷,湿脚之后特痛苦。】

潍坊市博物馆考古科科长翟松岩说:“一开始我们发现了大型的铁块,一些渣状物,认为它是跟铸造煮盐工具有关的一个遗址,但是现在发现,它没有发现一些模具,没有发现一些煤炭相关的东西,所以我们还是简单的认为它是和制盐有关的,由于揭露面积太小了,这52000平米我们揭露了这600平米,所以整个大遗址什么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资料来证实。”

随后,媒体采风团参观了双王城盐业遗址。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位于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双王城水库周围。南北长约 6 公里、东西宽近 5 公里,面积约 30 平方公里,单体遗址点共 89 处,其中龙山时期遗址 3 处,商代至西周初期 76 处,东周时期 4 处,金元时期 6 处(多与商周遗址重合)。其中时代相叠者共计 5 处,故实际为 84 处。

▲媒体采风团合影

该遗址群是目前渤海沿岸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盐业遗址群。遗址群的发现更新和弥补了以往对渤海南岸地区商周及金元时期制盐历史的认识,尤其是在探讨该地区盐业经济生产形式与商王朝权力统治关系的问题上,起到了重要论证作用。2009年4月,双王城盐业遗址群被评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寿光市博物馆王德明介绍双王城盐业遗址情况

▲双王城盐业遗址商周时期盐灶(资料图)

来源: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寿光文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