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诗词中的明月诉说着多少尘封往事 抒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感慨

Image 2020-05-18

当我们在夜晚抬头仰望夜空,看到高悬在天际的明月,总是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此时的你是否会有几句熟悉的诗词在脑海中掠过,有感而发。

在浩瀚如海的中国诗词当中,许多的文人墨客对明月是情有独钟,以月亮为主题的诗词不胜枚举,月亮的阴晴圆缺,月光的朦胧寡淡,月夜的安宁静逸,让许多人为之倾倒和赞美。

在我们中华大地的国度上,阴阳平衡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一种自然之力。

周易里面有这么两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

在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而言,天有日月,地有水火,人有男女。太阳东升之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阳光赋予我们激情与进取之心。皓月当空之时,一切归于平静,在阴晴圆缺之中,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让我们领悟到了平常之心。

世间万事纷纷扰扰,熙熙攘攘。 在潺潺静夜中的皎洁明月之下,人们的内心会感觉到一丝丝的平淡与安详,也会让人感受到些许的凄凉。

中国历朝历代的诗词作者们,会用他们的文化与艺术感悟,把月亮带给我们的感受,寄生于优美的文字之中。

诗人张九龄,以明月为寄托,写下名诗佳句《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是作者张九龄,于唐玄宗21年,在朝中任宰相一职,遭到朝中同朝官员排挤,被贬至荆州后创作。

开句"海上生明月"仅用寥寥数字,便将一幅壮阔之景,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后的"天涯共此时"由景转情,抒发了作者对远方的怀念。作者在漫漫长夜的月光里,将心中那积郁的相思情意抒发出来,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内心悠悠怀念的臆想。

另一位作者王昌龄的《出塞》里写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作者借用月亮和关隘,表述时光千年轮回,物是人非,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而月光却依旧在此处流连,容颜易改,月光不变。

在所有喜欢以月亮为题吟诗的诗词作者中,有一位不得不提,他就是南唐的末代帝王李煜李后主,李煜短短的一生命运由天坠地,从南唐皇帝一路沦落至北宋囚徒。

在他继承了南唐江山之初,可谓意气风发,可好景不长,南唐气数渐尽,北方的大宋步步逼近,最终金陵失守,李煜被俘。

已为阶下囚的李煜亦心事重重,夜夜无眠,一首《相见欢》道出了他此时内心的思虑。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寂寞”和“梧桐”被“锁”在了清冷的深院之中,明月已不明,圆月已成钩,此时他内心的感受应该只有他自己知晓。

太平兴国三年七夕之时,42岁的李煜死于北宋京师,在他被毒死前的临终之际,一首绝命词《虞美人》,道出了他人生最后的感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依旧灿烂,秋月永久明亮。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江山几易其主,唯有往事不堪回首。此时的月不知是唐时的月还是宋时的月,所有的思愁随着汹涌的春水逝去。

月既是文人笔下的月,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月,所有的人生都在经历着阴晴圆缺,人生境遇无好坏,世事无常,日月经年,岁月在月光下轮回,而这一切都无关风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