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成都这些地方,流传着他们的故事

2020-05-21

点“看四川”关注我们

开启四川山水人文之旅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的景象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如果不去触摸这些表象之下的细节,探寻曾经演绎的故事,你不会觉得眼前的成都和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

成都这片土地饱含的生活美学和诗意生活,在这里留下许多胜迹。

我们通过这些历史遗迹和佳话,更能感受昔日之景,了解人文成都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内涵。

01

驷马桥:司马相如梦想的起点

驷马桥又叫升仙桥,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古时一车套四马,故称驷马,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驷马桥名字的由来,与司马相如有关。

大家一提起司马相如,就会想到他与邛崃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

卓文君17岁时由父母包办出嫁,不久丈夫病故返回邛崃娘家孀居,在这段苦闷的日子里,邂逅了司马相如,两人演绎了一出私定终身的佳话。

后司马相如赴长安求取功名,通过城北升仙桥离开成都。当时桥上有廊和门,他潇洒地在门上写下了“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两行字,慷慨立志。

后来汉武帝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开发西南夷,他事业有成,乘着“驷马”衣锦还乡,拥有了贵族式的代步工具,成为那条街“最靓的仔”。从此,升仙桥就被人称作“驷马桥”。

驷马桥地铁站,图片来自@成都地铁

02

君平街:道学大家上班的地方

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成帝年间(公元前32—公元前6年),离文翁“石室”不远的一条街上,有家卜卦铺子,每天门庭若市,老板为人预卜吉凶祸福,如有神助。

坐在堂中为人卜卦者,就是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地地道道的成都人严遵。严遵精研《易经》和《老子》,善于卜卦,堪称道家十级学者。

这间卜肆就是严遵上班的地方,他利用占卜决疑,劝人向善,每天收够一百文钱就下帘歇业,给弟子讲授道德原理。

这位不想当大官不想挣大钱,却有大学问的高人,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由于他字君平,后人便把他卜肆所在的街道命名为“君平街”,再加上他当街卜肆的事迹广为流传,所以后人又有了“易学在蜀”的说法。

最早的君平街旧址则在今支矶石街一带,曾是严君平开办学校的地方。

支矶石真身位于成都市文化公园,图片来自文化公园

现在的君平街长426米,宽20米,东接陕西街,西止小南街。街之西口,立有石碑纪念严遵的事迹。

唐朝大诗人岑参到成都,去君平街吊古,写《卜肆》诗云:“君平曾卖卜,卜肆著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矶石,还在人间否?”

可见这条有严君平遗迹的君平街在唐时已非常有名。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成都筑满城后,将君平街改为君平胡同,又名仁里二条胡同。民国初年又改名为支矶石街。

03

洗墨池:扬雄文脉的见证

洗墨池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可追溯到成都建城时期。

据说,公元前311年,张仪、张若在筑成都城时,取土的遗坑形成了一个龙堤池,这便是洗墨池的前身。

洗墨池得名则与成都人扬雄有关,他是严遵的弟子,与司马相如齐名,有“西道孔子”的美誉。

在成为学术大拿的过程中,扬雄付出了非常多努力,相传他写字写坏的毛笔可以堆成一个坟包,洗笔洗下的墨水可以形成一个水池,名为“洗墨池”,故址在今青龙街。

扬雄雕像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可见扬雄的名人效应有多大,洗墨池也因为扬雄的“代言”在全国扬名。

从元代开始,洗墨池备受重视,在这里修建的子云书院与文翁石室、杜甫草堂并列于学宫,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明代时期,这里成为墨池书院,蜀王在这里先建堂,后建楼,并置书万卷藏于楼中,曾作诗“玄亭咫尺锦城边,扬子遗踪几岁年。篆刻雕虫有科斗,含章词赋见漪涟”。

近代,这里则成为了成都市第十三中学。洗墨池虽然历经了各朝各代的历史变迁、战火硝烟,但以扬雄为象征的教育和文化的传统却让这一缕文脉,生生不息。

04

万里桥:万里之路始于此

成都的人文景点中,万里桥必须拥有姓名,光环无数,它由李冰主持修建,是成都最老的古桥之一,亦是成都著名的南北交通要道。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送大臣费祎出使东吴,于此饯别,费祎说:“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后人遂将此桥称为万里桥。

唐代诗人张籍也曾为繁华的万里桥背书,一句“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让后世人对万里桥神往不已。

清末民初时期的万里桥

万里桥建成至今,因久经风雨侵蚀,或遇战乱损毁,历经多次维修改造。

北宋时,改建成石墩木梁廊桥。

康熙五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及其同僚,率府县官吏捐俸重修,题其额为“武侯饯费袆处”,知府冀应熊书“万里桥”刻石于旁。

乾隆年间,经四川总督李世杰改建为七孔石拱桥。

光绪年间,万里桥随拓宽通藏大道而改扩建,改造后的石拱桥长达二十丈,桥宽三丈余,建石板护栏,桥上设集市,中通车马行人。

1939年,下游建成新南门大桥,万里桥改俗称为老南门大桥。

21世纪初,在原改建成的单孔钢筋水泥大桥上加修了一座现代化的高架桥,形成了凌空飞跨、桥上叠桥的景观。

如今的南门大桥

05

双眼井:巴金故居的唯一标志物

生长于成都的文学巨匠巴金,其故居位于成都正通顺街98号,在现在看来,正通顺街只是极普通的一条街道,但对于巴金来说,那里珍藏着他青少年时期的宝贵回忆。

正通顺街的巴金壁画

巴金在《我的老家》中说,自己 “不知不觉地把高公馆写成我们家那个样子”,许多景物“全是如实的描写”。

“几家灯烛辉煌的店铺夹杂在黑漆大门的公馆中间,点缀了这条寂寞的街道……有着黑漆大门的公馆静寂地并排立在寒风里。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每个公馆都经过了相当长的年代,或是更换了几个姓……这所公馆屋檐下也挂着一对大的红纸灯笼,只是门前台阶下多一对长方形大石缸,门墙上挂着一副木对联,红漆底子上现出八个隶书黑字:‘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1971年这里被拆除。巴金故居没能保存下来令人遗憾,所幸故居旁边的双眼井仍在,注视着世事的变迁。

双眼井

该井原在新开寺之内,始建年代不详,从外形推断应建于宋代,井北侧即为巴金故居——李家大院。

1987年10月1日巴金最后一次回成都时曾说:“只要双眼井还在,我就可以找到旧时代的脚印。”想必清澈的井波应映照过他童年的身影。

如今,已无清水的双眼井也是巴金故居的唯一标志物。

除了上文提到的五个地点,成都还有许多地方与历史名人有关。

桓侯巷

因纪念张飞得名。巷内有桓侯庙,附近还有桓侯墓,但墓是假托的。经过发掘,证明这是一座“成汉”时期的墓葬遗址,时代比张飞要晚一百多年。

衣冠庙

因纪念关羽得名(庙内埋有纪念关羽的衣冠)。

石室巷

因纪念汉代文翁石室兴学得名。

武侯祠街

武侯祠里不仅供有诸葛亮,还有刘备。这也是全中国唯一一个君臣同祭的祠堂,武侯祠所在的街现成为武侯祠街。

武侯祠

天祥寺街

清初名金贤寺,后因纪念南宋末年的丞相文天祥,改为天祥寺,并以此名街。

方正街

因纪念明代的方孝儒得名。方孝儒在洪武时曾应蜀王之请,来蓉讲学,后因不肯替明成祖起草登基诏书被杀并诛十族(九族及方的学生)。他的书斋叫“正学斋”,所以人家称他为正学先生。方正两字的涵义即在于此。

琴台路

司马相如曾在此街南端东侧修筑一抚琴台,以鲜花、琴声和美酒与文君共同生活的故事而得名。

琴台故里

东垣街

垣指城垣,因位置在东,故以东垣名街。一说是纪念清代的陈东垣,因他为人正直,死后人们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这条街称为东垣街。

洛带镇

三国蜀汉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

洛带古镇

状元街

因纪念明代状元、新都人杨升庵得名。

宋公桥街

因纪念明代文学家宋镰得名。

如果说高楼大厦是成都的表象,那么成都真正的肌理,便潜藏在一条条街道巷隅的深处。

成都的这些地方,早就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个景点,而是城市的一种记忆、一种语言、一个生活空间,构成了这座城市鲜活的气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