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朱元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朋友说:9个字

2020-06-07

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南京,与朋友一起,逛了一趟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期间,我们聊到了明孝陵的主人朱元璋。

我说:朱元璋是真的牛啊,出身卑微,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后竟然还能做到皇帝,真的是千古第一奇人!

朋友附和道:那是!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比老朱有实力的人,多了去,比如张士诚,比如陈友谅,比如方国珍等,一开始,这些人都比朱元璋有希望成就帝业,但是,最终,他们都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我说:是的是的!那你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能成功吗?

朋友笑着说:离不开这9字秘诀!这9字秘诀,是学士朱升献给朱元璋的,朱元璋贯彻得十分到位。

一:高筑墙

朱元璋起兵之初,其实,手上并没有多少强兵强将,之所以后来那么厉害,与他长期吸收地方武装,加强队伍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

朱元璋深知,打江山,手上没有强兵强将怎么行?

于是,从南略定远开始,朱元璋就极其重视收编地方武装,元朝末年,群雄割据,下面的许多小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武装,相对比较零散。

朱元璋一路上不断地征缴小队伍,看似是打败对方,其实是想收编对方。一句:兄弟,跟我干吧,让朱元璋的队伍,一下子壮大了起来。

不过,队伍虽然壮大了,但是,问题也出来了,由于之前收编的队伍,大多都是一些小的地方武装,其中还不乏以前的土匪,所以,队伍纪律涣散,如一盘散沙,没有真正的战斗力。

于是,朱元璋一边收编队伍,一边加强训练!

朱元璋曾经对收编来的将士说:“尔众初非不多,一且为我所有,何也?盖将无纪律,士不素练故尔。今练习尔等,欲令知纪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业”。

上面这段话,出自于《明太祖实录》卷一,大家可以查询到。

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加强队伍建设,所以,朱元璋的队伍,并非是一支涣散的队伍,而是一支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

这正是朱元璋“高筑墙”策略的体现,这不仅有利于保全自己,同时,也为后来打败对手,取得江山,奠定了基础。

二:广积粮

众所周知,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低,农民没有饭吃,所以才揭竿而起。

因此,粮食在那个年代,是硬通货,朱元璋起兵打天下,同样离不开充足的粮食供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物资保障。

一开始,队伍的粮食来源,基本来源于“寨粮”!

什么叫“寨粮”呢?

简单来讲,就是队伍打到哪里,粮食就从哪里收缴,来源当然是当地的老百姓了!

这样,其实有两大弊端,第一是:你直接从当地农民手上征粮,害的还是当地农民,所以很容易怨声载道,不利于队伍的口碑建立。

第二个问题是,粮食供给不稳定,无法保证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

朱元璋深知这一点,他自己就是农民出身,所以也懂得农民的疾苦。

于是,后来,朱元璋改变策略,设营田司,推行“广积粮”策略,在各地让戍守的将士,开荒屯田,同时,鼓励农民还乡,搞好种植。

这个措施,后来渐渐就产生效果了,为朱元璋打天下,提供了强大的物资保障。

三:缓称王

其实,在朱元璋起兵打天下的时候,元朝的土地上,已经有好几拨比较大的地方武装了,而且,一开始,这些人的实力,几乎都比朱元璋要强。

比如: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南有方国珍,南边有陈友定,北边还有韩林儿,关键是,元朝虽然已经不如当年了,但是,要想干掉一个小小的地方武装,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那个时候,朱元璋要想取得天下,何其难啊!

面对这种情况,朱元璋采取了“缓称王”的策略,怎么办?韬光养晦呗!讲俗气一点,那就是:缩着头打天下。

所以,彼时的朱元璋,一直是韬光养晦,避开元朝主力,让那些强大的地方武装,先和元朝火拼,等拼得两败俱伤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吴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这个时候,攻取北方,已经呈现出“势如破竹”之势!

因为此时,元朝与其它地方武装的多年拉锯战,已经耗尽了元朝的元气,元朝气数已尽,这个时候,朱元璋再出手“北伐”,就简单多了!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这一年的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帝业。

你看,忍一忍,缓称王,还是很受用的。

其实,朱元璋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细细品一品,你会发现许多有用的知识!

朋友,你眼中的朱元璋,是怎样的一个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