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论 《诗歌之魂,情思而已》 人中马-陈虚炎
诗歌之魂,情思而已
大多数人理解诗歌,大抵是与“情”大有相关的文学创作活动。
的确,诗歌之用,便是要反映诗者的情。如果一首诗或歌无情,无论写得多华丽炫目,都是决计打动不了人的。之所以如此,许多诗人也就把“情”的高度放到了首位,而忽略了“思”的功用。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所列八条改良要义,第一条就是“言之有物”。物为何?情思而已。想来也是如此,情感对应人之感性,思想对应人之理性,两者加起来便覆盖了人意识的所有活动。一般而言,我们总说诗歌要表达诗人的情,思,志。《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志的含义大抵思想,志趣,抱负,理念等。有人认为“志”的含义偏重于思,因为它表达了作者“想要什么”的目标,而“想要什么”是一种想法,所以更接近思想。而我看来,志的含义,或许更接近“情”,因为“想要什么”本身就是一种欲望和冲动,是由情感的激越而触动的思维,只是看其有无实在的道理,来判决究竟感性或理性与否。到汉代《毛诗序》,“情”、“志”二字互换使用,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陆机《文赋》则时有将“情”、“志”二字连缀并举之句。后世诗人所谓言志、咏怀,其志其怀,往往是兼指思想和情感的,所谓“情志一也”。所以,经管真实之志向也可能是“理性的产物”,本属于情思两部分,但总得说来可算成人的欲求,归纳于“情”的成分或更大些,便以“情”代之未为不可。
简单说,表达情思可概纳诗歌创作的基本目标(目的)。一般而言,情与思的关系我是这样理解的:情虽然重要,是应着重表现,但思也是必不可少的。诗以情者为大,“情”令读者产生情绪共鸣的,但只做一时之快,填补人内心的空缺。而思者为辅,“思”令人回味,反思,使诗隽永,却可为一世之用,目的是提供三观,教人道理。两者互为辩证。过去有种说法是,思想如同葡萄酒里的酒精,而情感是葡萄酒酸酸甜甜的味道。似乎有些道理,只不过将两者的作用颠倒了主次。在我看来,情与思更像物质和催化剂的关系。比如酿酒,主要材料是粮食(酒材),而催化剂就是酵母(酒曲)。粮食是情,量大,是主料,而酵母量不多,是辅料,但作用却极大。两者缺一不可,都是酿酒的必要条件。
对一首诗歌,情写得再多还是情,不过情的种类或程度发生变化,而思是永恒的,加入一点就如够了。过多的“思”反而让诗歌显得过于理性,便缺少了情之抒情和感动(哲理诗,思辨诗除外),那也便本末倒置了。另外或可举个辅证:若动物会写诗,一定也可表达情感。然而人与动物之差别,不在情而在思,这便是思的价值。否则一首诗歌仅仅表达情,只会表达情,那与动物只会宣泄情感的诗歌有何差别?所以对诗歌创作,我们应该重视思的作用——只加少许调味,便可使诗歌更美味可口,让人念念难忘。可见其性价比是极高的。
思即是理。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其诗作中表现出来的情与理,毕竟倚重各异。一般说来,浪漫主义的诗主情,现代主义的诗主理;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中国诗主情,西方诗主理。各个诗人的作品也有其或擅于情、或长于理的大致差别。个人以为,诗情对于诗人,甚或人,都是大抵相当的。都不过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无所谓孰高孰低。而思想却有高低之分,上乘者可见其真心,实意,高洁,壮美,神逸,睿智,宽容,沉著,疏野,清奇等,这些既可作为风格审美的趣味以增添诗歌品味,又可作为技巧而施用于诗歌创造,一举而两得也。所以比较诗歌之高低,无较于情本身,不过较之将情表现之诗技,以及诗歌所蕴涵的思想高度罢了。
诗技尚可培养,而思想却得于积累(天成者固然有之,毕竟仅仅灵感或顿悟类的少数思想,不能代表普遍)。多看些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书籍,提高自我修养与觉悟,方可使创作更具观赏性和价值。欲写作一首好诗,若能在丰沛的情感下,多些思想性,大抵事半功倍,比起无休止地运用技巧去抒发感情,或要取巧许多。这也可算个人创作的一点微妙窍门吧。
2018.9.6下午四时三刻完稿于采荷租房 陈虚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