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第一”属谁家
在文化鼎盛、诗歌正源、人才辈出的大唐,好诗实在是太多太多。先说唐诗有多少首?目前统计约有55000首,《全唐诗》记载了其中的48900首,作者约2200多人,其余的在《全唐诗外编》《全唐诗补编》中有记载。那么,在这浩浩五万多首唐诗中,有哪首诗歌会被推崇为“第一”唐诗呢?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现代国学大师闻一多先生称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盖全唐”。有人说张若虚是为夜色为生的人,他创造了唐代文学的奇迹。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从写景着笔,引申到对生命时空、宇宙起始的探讨,最后又联想到天下离人之伤,将自然之美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呈现了一个幽美恬静的境界。
清代大才子王渔洋认为,全唐诗有四首可并列第一,其余诗篇无能出这四首之右。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风韵超凡,声情刺骨。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此诗后来还被编入乐府,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激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赞此篇“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明代诗人李攀龙推奖其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其为第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虽写及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所以成就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其他曾被各家之言推崇为“第一”的唐诗还有: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诗五音繁会,气象不凡。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格律精严,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明代著名诗评家胡应麟赞《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境界雄浑,浩瀚空旷,明朗刚健的风格,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黄周星《唐诗快》评:“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气概苍莽,感情真挚,极具出神入化的美学意蕴,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形象鲜明,可感可画,晓畅易解。此诗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有影响,在日本更是家喻户晓,还被选入日本小学课本。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写万里于咫尺,咫尺亦有万里之势;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唐诗佳句荟萃,异彩纷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最欣赏的那一首。
编辑:言微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文化杂志(ID:dfw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