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实景入画,天然美好,石涛绘《松风书斋》

2020-06-20

有一种说法,做人要老老实实,搞创作却不能过于规矩。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艺术创作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要有画家自己的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一座花园中只有一种花,哪怕是异常漂亮,看久了也会觉得乏味。艺术创作也是这样,单一的风格,会造成创作的衰退。在明末清初,出现了四位很有个性的画家,恰好他们都有出家为僧的经历,后人把他们统称为“清四僧”。在清四僧之中,技法最全面,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当数石涛。石涛姓朱,他是明朝宗室子弟,为了躲避战乱追杀出家为僧。他是一个喜欢追求、敢于探索的人,到了康熙年间想要步入红尘历练一番。江南献画,京城寻找机遇都没有受到赏识,此后隐居扬州大涤草堂。

石涛 松风书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石涛的山水画又黑又乱,看上去有点“张牙舞爪”的味道。其实他在中年以前,也画过一批风格恬淡幽然的山水,这幅《松风书斋》体现的就是这种唯美倾向。由于画中没有题写年款,只能从画风上推测,应该是他在黄山时期的作品。无论是构图上还是技法上,都和黄山画派代表画家梅清的作品相似。梅清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他石涛私交很好。两人在创作上互为师友,互相启迪,一起研究实景写生入画的方法。石涛能够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观点,也和梅清的启发有关。

石涛 松风书斋 局部

从画中描绘的景色来看,石涛画的是黄山。山中瀑布飞泻,奇松怪石,云海美景都被石涛绘入画中,整幅作品看上去天真烂漫。画中的山石脉络走向,一看就是实景描绘,穿插错落之间带有天然情趣。画面中部有一间书斋,访客已经到了门口,闭门读书的雅士依然没有发现。原来伴着阵阵松风,雅士已经融入书本之中,忘记了有客人要来。这样美好的主题,配合舒朗明快的笔墨,让人无限感慨。

石涛 松风书斋 局部

石涛画《松风书斋》时很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近景处他学习元代名家王蒙的手法进行创作,不厌其烦地勾画细节,小到松树的针叶也不马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表达洒脱自在的情怀势必要在中景与远景处改变创作手法。于是就看见了画中的巨大山体,几乎没有皴擦细节。皴法是山水画的核心技法,历代无数画家为了画出山的精气神,创造出几十种皴法。石涛在创作中没有炫技,他故意用淡墨微微渲染,让画面层次更加清晰。近景实,远景虚,符合视觉规律,让作品看上去更加舒服。

石涛 松风书斋 局部

《松风书斋》的右下角有近代名家张大千的题跋,由于张大千擅长临仿石涛,所以他手中的石涛作品,真假难辨。这一点也给这幅画带来一些有意思的争议,不管争议如何,石涛的创作风格的确多变,他也的确画过这种实景入画的清新山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