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转自人民日报 尼志强庆祝建党九十九周年主题系列新闻报道

2020-06-21

人民代表艺术家——尼志强作品欣赏

艺术家简历:

尼志强(1972.04——),上蔡县卧龙办事处黄泥庄村人,现居开封。199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2003年考取河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古典文献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佟培基先生研习先秦金石及唐诗文献整理,从唐宋文学文献学家齐文榜先生学习唐宋文献、目录学及校勘学,从古典文献学家、豫东图书馆学界的重镇李景文先生学习校勘学及古籍文献整理。2006年7月尼志强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在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河南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从事古籍文献与珍稀碑帖拓片的整理和研究工作。2012年考取河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唐宋文学文献学家齐文榜等先生学习唐宋文学文献。2008年8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文化部人民画院北京分院常务院长,塞北书画院名誉副院长,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人大书画院理事,河南省九三书画院书法家,开封城摞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天中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九三学社开封市委思想理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开封市委河南大学四支社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开封市委专家组资深专家,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人民书画家》杂志执行主编,《九三开封社讯》编委。

尼志强:文以载道、追梦兰亭

志洁行芳,

强闻博记。

书慕晋唐,

法追黄米。

(藏头:志强书法)

任何艺术创造都是审美价值的实践体验,尤其书法艺术更是书法家自我蜕变与大众审美反馈的叠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既是书法家对时代审美的把握,又是对传统艺术的再认识。尼志强是一个功力深厚的文人书法家,他扎根于渊源博大的传统文化,吮吸着正统文化的奶汁,积学厚养中,带着大众期许的创作动力,以纯粹的书法情感把隐匿于内核中丰厚的文化蕴藏转化成异彩纷呈的书法姿貌,凝聚着传统书法的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的厚文养正与现代审美精神的高度结晶,建立了属于自己完整、严谨的书法体系,虽无意侧露,却充盈着文人气质的自然升华。

关于尼志强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在《志洁行芳 强闻博记——游走于书法与文献海洋里的文学博士尼志强》有着中肯的记录,在此,笔者不再过多赘述,管中窥豹,聊聊他的书法,聊聊一个读书人孕育的书法艺术。每一个评论工作者欣赏同一幅经典作品,因感受不相同,解读也不尽相同,然而,艺术的感染力对心灵的冲击一定是相似的,很多年以前,尼志强的书法就以“走心的线条”在笔者的印记中,留下难以消弭的印记,每次回味,都如久违的佳酿美酒,绵柔的余韵,浓郁的纯香,久久不绝。

独居一室,面对灵魂,心无旁骛地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书法家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读书的书法家只会打着“变革、创新”的幌子,四处招摇,哗众取宠,不读书的书法家写出的字,也只是徒有其表,却败在其里,既没有品质,又缺少灵魂。读书人以自己的涵养培育出的书法艺术,带有诗词、审美、情怀、思考,以及神通古今的交融,读书人写出的书法是书法技法之器与文化修养之道的结晶,是典型的“器道并重”之后,“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发,浓缩着胸次卓远的文化修养、对书法审美的思辨精神、苦心孤诣的心摹手追,读书人的书法,点画转使表现出与古人一脉相承的形质,字里行间又充盈着洁美的文人气息。尼志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他的书法正是基于读书人的情怀与百炼成钢的锻造而凝结出的精彩。

早年,尼志强从书法批评着眼,紧扣上下千年的书法脉络,结合历代书法流派的渊源、特征、演变、发展的历程,深研历代书法家的优长特点,以思辨的精神,归纳总结,仳离剖析,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论体系和观点主张。尼志强的书法追求则恪守一条主流正脉之道,他从瘦硬温润的“欧楷”入手,学王羲之的《黄庭经》、钟绍京的《灵飞经》、文征明的《道德经》,从一笔一画的临摹到惟妙惟肖的逼真,他坚守法度,谨小慎微,不越雷池。行书,尼志强取法“苏、黄、米、蔡”的神采意蕴,兼学赵孟頫的《洛神赋》、《赤壁赋》的婉润丰韵,以及文征明、唐伯虎题画诗的柔逸秀丽,他徜徉在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中,带着不能自拔的执着,曾经反反复复临摹多达300余遍,期间,他刻意保持一致性,注重技法特点锤炼,更注重形质吻合、神意相同。在篆书方面,尼志强取法乎上,吸纳《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等大篆的古朴浑穆,研习《泰山刻石》、《峄山碑》等小篆的匀净简约,下及邓石如、吴昌硕的凝重端庄。几十年以来,尼志强躬耕细读,沉浸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神会古人、对话圣贤,传统文化的精华滋润书法艺术的根系,在真、草、篆、隶、行的摸爬滚打中,触类旁通,广收博约。尼志强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游离于传统与当代书法审美之间的平衡,他带着人生感悟、处世哲学、书法思考于深邃静心之途,得大道于心源,开始主攻行书、篆隶,并陶醉于此,用功最勤,用情最浓。如今,尼志强放逸神游于诗词天地,他畅意抒怀,灵思妙悟于书里书论,他博采众长,笔尖游走于黑白世界,他耐住寂寞,追逐心中的彩虹。

观尼志强的行书《司空图诗品》系列,结体自然,用笔流畅,韵致和谐,勾、带、丝、连,刚柔相济、张弛有度,欤侧转使,亦柔亦刚,方圆结合,对立中彰显典雅之美,洒脱中坚守严谨之法,险峻中又凸显深厚之功,有“王氏”的韵质、“宋四家”的飘逸,亦有 “赵氏”的圆润,集诸家之长,统合一体,融成精妙。再看《中山三器铭千字文》系列、《临李斯峄山碑》等篆书作品,圆实劲健的用笔,内敛含蓄中充满丰富的变化,线与线、点与面的交融生辉,似若贯注源源不绝的动力,力可扛鼎的线条构筑连绵贯通的气势,绚丽多姿的结体营造一种雄浑朴茂、磅礴厚重的视觉美感,可谓是:“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充分诠释出意蕴、格调的高度统一,在古典书法与时代审美之间建立桥梁和纽带,实现自由畅快地互通。纵观尼志强的书法,不管是行草、行楷,还是篆隶,都不愠不燥,不急不促,不染半点俗尘,不带有任何杂念,干干净净、爽爽朗朗,清风朗月的韵律演绎着读书人的虚静,生动宛然的节奏洋溢着意境悠远的诗心,让观者在享受视觉审美之时,感慨尼志强诗文迸发的才情,也仿佛感受到一个新时代读书人坚忍不拔的意志、辛勤卓绝的苦练。

当代书坛,各种浮躁现象充溢在每一个角落,能耐住寂寞,修出真功的书法家,寥若星辰,能以文滋养,大逐书功的书法家,更是凤毛麟角。积健为雄、蓄养守正,尼志强书法、诗词、学术研究,齐头并进、交相辉映,从外语到古代文学、书法文献学的研究再到书法艺术的创作,在渐变、渐进、渐悟中,他把深厚的传统文化、放眼国际的视野、奔放的遐想思绪在离骚的慷慨、李杜的激越、苏陶的田园之间,交流穿梭、融通碰撞,产生艺术的灵感、诗词的火花,并汇聚成对书法的情有独钟,通过书法的探索,穿越时空,梦回魏晋兰亭的一觞一咏,以独居一品的书法魅力开启情感的窗口,带着喷涌的艺术能量,充盈着瞬间激活大众审美情绪的气势,收获别样形态的靓丽人生。

(文/蔡佳霖)

尼志强作品欣赏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