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汉代古玉,四大典型特征

2020-06-23

汉代器物纹饰多用阴刻线,纹饰粗犷有力,器物棱角琢磨圆滑。大件工较粗,小件工较细,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大多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

汉八刀:

“汉八刀”是指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运用推拓磨的雕琢技法,线条无丝毫崩裂状和刀痕之迹,刀法刚劲有力。“汉八刀”仅指汉代“葬玉”的做工,多见于玉蝉、玉猪、玉翁仲、玉舞人等陪葬品。

游丝毛雕:

粗线的线槽边沿规整,直线处不见崩口,仅在弯转之处偶见歧出线纹;为多条短凹槽连接而成的阴线痕迹,每道凹槽皆作两头尖浅、中间宽深的枣核形,故同条长线纹的宽窄略有不同,槽底为既相连接又大致等长弧形磨砂痕迹。应由小型铁质勾砣以湿砂为介质砣出,制作时先碾出多条短断线,再于间隙处补砣,接短成长,从而形成了这般断续相连的形态。

细线的线槽边缘有锯齿状崩口,且出现不规则歧出的细毛刺;槽底深浅不一,有多道细丝状划痕。应是使用的金刚石、玛瑙等较硬工具刻出后,再加以修磨而成。

镂雕:

仍旧是遵守“阴线起稿——打孔定位——拉搜成形”的工艺步骤,由于拉丝工具带动潮湿解玉砂进行作业,在镂空截面上会出现纵向拉丝痕迹,如果后期未经仔细打磨,痕迹会出现如波浪般的视觉效果,如果精心打磨,则不甚明显。

汉代不打多余的孔,一般将圆孔融入造型之中,这与战国镂雕有所区别。战国有一部分打孔于镂空边缘,汉代不再出现,我们称汉代镂雕特征为“镂空边缘无直线,钻孔融入造型中”。

高浮雕:

汉代开始大量采用。相比于浅浮雕,高浮雕的“地底”比浅浮雕更深,层次变化也更多一些。层次交叉丰富,立体感极强。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