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西方视野里的杜甫:“最广大的同情和最高的伦理准则”

2020-06-25

杜甫,在中国被为“诗圣”。著名学者洪业(William Hung)先生用英文写就的杜甫传记 TuFu:China' s Greatest poets《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是其平生唯一的专书著述,1952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此书仍被公认为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研究的最重要作品。202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同名专题纪录片,即以此传为重要参考。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由曾祥波先生翻译的中译本,后收入《海外汉学丛书》。今出版社约请译者将中译本全面修订,特推出精装本,即将面世,敬请关注。

*本文转载自今日头条,原载《南方周末》2020.5.21

公元8世纪,杜甫出生那一年,唐玄宗即位,国家和诗歌都进入了黄金时代。此时欧洲尚处于动荡不安的中世纪,直到五百年后,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但丁才降生于世。又过了三百年,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终于拥有了莎士比亚。

在制作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纪录片之后,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希望关注更多在英国鲜为人知的世界伟大诗人,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诗人杜甫。

迈克尔·伍德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系的教授,他在十五六岁时第一次读到杜甫的诗。当时企鹅图书出版了一套《晚唐诗选》,收录了杜甫晚年的诗。当伍德读到《秋野五首》的第一句,他立刻为之着迷:“我从没有在西方诗歌里读到过这样的东西,那是年轻时的我不敢想象存在的世界,它强烈地吸引了我。”

从1980年代开始,伍德频繁到访中国,并于2016年推出纪录片《中国故事》向英国观众讲述中国的历史。他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担任主持和撰稿,这部作品由BBC和央视纪录频道联合制作,2020年4月在英国播出后,在中国激起的反响超过了英国本土。

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在片中担任朗诵者,他曾出演多部莎士比亚戏剧,用莎剧腔诵读了15首杜甫诗。合作制片方原本推荐了一些中国演员,但由于预算不高,很快排除了这个选项。该片制作人瑞贝卡·多布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选用英国演员是为了能够传达杜甫文字和生活经历的文化普遍性,希望西方观众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80岁的麦克莱恩也更符合杜甫在《壮游》中回溯自己人生的沧桑。

多布斯以日本人演绎莎士比亚而受益匪浅为例,“杜甫也应该向整个世界发声”。麦克莱恩看过剧本和诗句后,“杜甫的文字最终赢得了他的心”。

伍德和摄制组再次来到中国,重走了杜甫的人生羁旅。他们的足迹遍及西安、天水、成都,沿长江下达白帝城、荆州、长沙、平江。“跟随他的路径,沿途思考,必然会增加对他的理解。”伍德相信,这趟旅程就像杜甫所说的“天地一沙鸥”。

汨罗江畔的乡村、曲阜的建筑遗迹都给伍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成都杜甫草堂前,他和往来的中国游客聊天——一位老者用流利的英语讲述了自己对杜甫的理解,一个孩子朗声吟诵了《春夜喜雨》。

伍德认为,对中国人来说,诗歌比在西方更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国人仍然自然地引用诗歌来解释世界,并且人人都清楚出处”。从《诗经》开始,中国诗“比任何西方诗歌传统都更古老,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诗人”。他列举了李白、李清照、近来备受西方学界关注的近代诗人郑珍等诗人,还有他最爱的杜牧——他称自己是杜牧的“死忠粉”,“他的绝句实在了不起”。

在众多杰出诗人中,英国人称杜甫为最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诗人’肯定比‘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个更好的标题。”迈克尔·伍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看看他诗歌的数量、丰富性和主题,大部分评论家会同意这个观点。”

洪业、宇文所安这两位对中国古诗翻译作出卓著贡献的学者,都毫不犹豫地把杜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西方人乐于把杜甫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宇文所安曾说:“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存在,如同英国文学史上的莎士比亚。无论文化和价值观如何变化,每个时代的人都能从伟大的作者身上找到属于自己时代的内容。”

《杜甫丽人行图》,宋代。(资料图/图)

伍德认为杜甫和莎士比亚都有着宇文所安所称“千变万化的心灵”。虽然杜甫并不是剧作家,但他的诗作犹如戏剧,有丰富的画面感和叙事性——“他能够代入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声音,无论精英或底层、富人或穷人,表达不同的人类情感。”

“每个人都听说过莎士比亚,但在中国和东亚之外,很少人知道杜甫。我们认为一定有办法向更广大的观众介绍他,而且在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紧张形势下,这让我们想起每个人最普遍的人性。”伍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纪录片播出后,杜甫译本的销量增加了。很多英国观众来信说,他们看到了诗中普遍的人性。尽管译诗难以避免折损原文的韵律与灵光,但伍德相信:“伟大的诗歌有穿越语言和文化的力量,因为它处理的是关于人的永恒的真相。这是我认为杜甫伟大的原因。”

杜甫。(视觉中国/图)

“在某些方面, 他甚至超过了 莎士比亚和荷马”

早在乾隆年间,西洋传教士钱德明用法语写了一篇《杜甫传》,算是最早把杜甫介绍给西方世界的文章。这篇小传广为流传,往后几个世纪有关杜甫的外语介绍,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实际上,钱德明凭空捏造了许多情节,与史实相去甚远。他把杜甫塑造成遁世逃名的诗人,例如写他任职官位,一到当地就脱下官服,放在案上,深鞠一躬后转身离开。

直到19世纪下半叶,欧洲大陆出现了较有影响的杜甫诗歌的译作。法国女作家朱迪特·戈蒂耶一生从没有来过中国,她在著作《玉书》中,翻译和选录了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这本书争议颇大,除了错译之外,许多诗虽冠以中国诗人之名,但其实是她自己的仿作。

尽管如此,《玉书》被转译为英、德、意、葡等多种语言,影响甚广。美国新诗运动兴起后,《玉书》一度成为美国人非常喜爱的读物,由此在很长时间里,英语世界只能通过它来了解杜甫。

民国史学家洪业为杜甫在西方的传播和纠错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1947年,洪业应邀到哈佛大学任教,讲授的其中一门课是“杜诗与历史”,出席的学生人数之多出乎他的意料。后来他到耶鲁大学讲学,同样讲的是杜甫。

洪业14岁时,父亲教他写诗,告诉他不仅可以向杜甫学作诗,还可以学做人。但那时他觉得杜甫难懂,没有太大兴趣。父亲说,他年轻时也认为李白和白居易的诗都比杜甫好,但年岁越长,对杜诗欣赏越多。

“读李诗、白诗,好比吃荔枝吃香蕉,谁都会马上欣赏其香味。读杜诗好像吃橄榄,噍槟榔,时间愈长了,愈好;愈咀嚼愈有味。”洪业记得父亲教导,“你说杜甫一生得意的时候少,倒霉的时候多;欢乐喜笑的声音少,叹息呻吟的声音多;这也是对的。不过人生的际遇离合大多半是不受个人支配的。杜甫在痛苦的处境中,还勉为常人之所难,这是可学的。”

二战期间,日军占领了燕京大学,大批师生被捕,洪业也在其中,在牢狱中度过了半年。有一天他向日军的狱警请求,能否送一本杜诗进来给他看。他担心此生无望,希望借用杜甫的诗句,留下一两百首写自己生平的诗。这个请求最终被拒绝了。出狱后,再写一本关于杜甫的著作就成了他的夙愿。

在哈佛讲学后的几年,洪业把讲稿和心得撰写成《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印行于世。

洪业写道,“绝大多数中国史学家、哲学家和诗人都把杜甫置于荣耀的最高殿堂,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当诗人杜甫追求诗艺最广阔的多样性和最深层的真实性之际,杜甫个人则代表了最广大的同情和最高的伦理准则。”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曾祥波是这本书的中文译者。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杜甫在海外的传播,除了洪业等学者的努力、杜甫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还在于杜甫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清楚地描述了自己的一生,从而使得他本人与他的诗歌具有了一种更易于理解的‘叙事性’”。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日本和中国的东方诗歌开始真正影响西方。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选译了19首中国诗构成《华夏集》,他的好朋友T.S.艾略特也大受中国古诗影响。

唐诗的身影还出现在现代摇滚乐中,平客·弗洛伊德乐队的贝斯手罗杰·沃特斯同样读到了那本启发伍德的《晚唐诗选》后,把李商隐、李贺等人的诗句写进了专辑《神秘》里。“从庞德到平客·弗洛伊德,唐诗开始在西方留下自己的印记。”伍德总结。

1962年,杜甫诞辰125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美国诗人雷克斯罗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之父”,他承认自己的诗歌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亲切自然。”

“希望杜甫不会介意!”

杜甫的诗在西方流传后,一度出现了“赝诗”——外国作者假借他的语气写诗。那时有很多华丽的小册子,号称有人翻译了不少中国古诗,但不幸身故,幸好遗稿流传下来,发行成册。

据洪业观察,其中大多是假诗。他感叹:“虽云玩意儿小品,不足深究,而近年来盼望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思想涌漾之中,所发生的世界诗选,世界文学大辞典之流,有时竟有洋装的假杜甫,登场表演,岂不令人浩叹?”

汉学家宇文所安花八年时间翻译了杜甫的所有作品。他于2016年出版的《杜甫诗集》有3000页,共六卷,这是杜甫诗的第一次完整英语翻译。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不得不被某个人缠身八年,你会希望这个人是你喜欢的,能够使你保持兴趣的。”年轻时,宇文所安喜欢《兵车行》《对雪》这些杜甫广为熟知的作品,年过七旬后,他越来越欣赏杜甫诗歌的宽广性和多样性,喜欢某些诗里的怪异或淡淡幽默。

“杜甫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会吸引……20岁到70岁之间的任何读者。”宇文所安不断回看从前忽视的诗,产生新的感觉。“一个读者必须到达一定的人生阶段,才会充分理解某一首诗。不同面貌的杜甫适合不同的情绪,而且随着一个读者的变化而变化。”

宇文所安对杜甫不吝溢美之词。“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因为正像莎士比亚在我们的传统中,他的文学成就本身已成为文学标准的历史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他认为翻译杜甫的诗最难的是找到对应的语气,因为不同的诗有不同的语气,“翻译者一定要理解一个唐朝读者‘听到’的一首诗是什么样的”。可能一首诗已经读过100遍,但读到101遍时,才突然顿悟其中的幽默或深度,感受到它“听起来”究竟是什么样。

即便是汉语里最简单的几个字,翻译起来也毫不容易。宇文所安以“鸟飞空”举例,可以解读为“一只鸟在天空中飞翔(A bird flies in the sky)”,也可以是“一群鸟在天空中飞翔(Birds fly in the sky)”。

BBC纪录片主要采用了洪业、宇文所安、戴维思和华兹生四位译者的版本。若要讲述杜甫的生平故事时,他们就引用洪业的译本,因为他的译本更像散文。那些完整朗诵的诗句则选用其他三位的译本,为了更符合英语的效果,片中还对诗句进行了删减和顺序调换。“希望杜甫不会介意!”伍德说。

“当然,中国的语言和欧洲很不一样——比如说我们用时态来携带意义,而中文里这通常被省略——所以翻译不可避免地损失了一大部分诗人的声音。”伍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有人认为英译的诗句失去了原诗的节奏韵律。曾祥波认为:“在翻译时刻意照顾所谓‘节奏韵律’这类见仁见智、标准不一的因素,既困难重重而众口难调,还很容易走向打油诗似的油滑,不如以散文方式翻译,朴素直接的力量更符合杜诗本质。”

牛津大学华裔学者刘陶陶向多布斯讲解《春望》时,竭力想让她明白“国破山河在”如何用寥寥几字就传达如此丰富的意涵。这加深了多布斯因不懂中文而无法阅读原诗的沮丧。

不过,这令她想起采访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资深女演员朱迪·丹奇时,后者曾对她说,“虽然斯特拉福德小镇(莎士比亚故乡)已经改变,但那片土地的轮廓依然保留”。多布斯感叹:“译成英语的‘国破山河在’同样引起了真实的共鸣”。

“情圣”杜甫

拍摄《中国故事》期间,伍德和摄制组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电子《清明上河图》时随机采访中国游客,问他们最喜欢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大部分人都说是唐朝。“大多数答案不仅仅是因为文化、艺术和诗歌——当然它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更是因为中国在那时走出了世界,欢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到来。”

伍德提到了唐朝佛教盛行、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以及中西文化交融对整个世界历史产生影响。这也使得750年代的衰败非常戏剧性——“这是让杜甫成为真正伟大诗人的关键节点,他生活其间、经历痛苦,并写下诸多诗句。”伍德说,“伟大的艺术家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创作。”

他把安史之乱称为“文化哀伤”,如同欧洲陷入一战一样——1915年,弗洛伊德在《哀伤与抑郁》一书中指出,人们会为了理想和文明而哀痛,就像失去深爱的人一样。伍德说,“如果一个文明有如此高远的理想、了不起的成就,之后却陷入了一战或安史之乱那样的恐惧中,恐惧就会影响一切。”

刘陶陶认为这正是杜甫从一位“好诗人”转变为“伟大诗人”的节点。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战乱、漂泊和饥荒之中,留下了大量叙写苦难的诗歌。伍德用莎士比亚描述的李尔王来类比,“当统治被破坏、国家被摧毁,李尔王知道了什么是‘孤苦无依的人’。”

多布斯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选为她最喜欢的杜甫诗,这首诗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丧子之痛,最后竟能转变为对更底层大众的同情:“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小而言之,是杜甫一生出处行事、精神心迹的完整叙述;大而言之,是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及衰的命运的‘在场’写照。”曾祥波认为,“因为与‘历史’的完美结合,杜诗超越了文学评判标准的范围,成为衡量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甚至一切时代的道德标准。”

杜甫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均落榜。虽然为官的理想破灭,但伍德认为杜甫通过诗歌,“比任何皇帝都更深地建构了这个国家的价值观”。

多布斯最欣赏杜甫一生中所做出的改变,虽然出身于显贵家庭、辉煌时代,“但周遭的世界分崩离析后,他用人道和正直的方式做出了回应。今天我们在全世界见到逃离战争和贫穷的难民,杜甫的文字提醒我们,每个无家可归者的人生、家庭和梦想都能在顷刻间倒塌。他理解普通人的困境。”

伍德在片中感叹,把杜甫评价为最伟大的诗人是局限了他的地位,在西方没有任何类似的人物“不仅仅可以展现自己的情感,还能象征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

BBC纪录片介绍了杜甫如何体现儒家思想。伍德把李白和杜甫粗略地比作“酒神”和“日神”,这两位古希腊神分别象征着狂喜、失控和理性、秩序。

刘陶陶认为,和物我两忘的李白相比,“杜甫则更关注人和人的关系和如何按照儒家伦理来生活,特别地,你必须对君主和你选择的领导人尽忠,领导关系在儒家伦理中非常重要”。

在伍德看来,杜甫的忠君是以儒家伦理为前提的。“他忠于英明正直、维持公正秩序的君主,支持君主是所有读书人的义务。如果皇帝脱离这些崇高理想或失去贤德,被腐败的臣子误导,那么学者或文人有义务大声疾呼。”

他认为儒家的“仁义”伦理在中国根深蒂固,对于当今社会仍有启发,“它仍然是公平社会的运转、人们交往的基本前提”。但他称儒家政治是“乌托邦式”的,“孔子相信人性本善,拒绝国家被法律统治,这对我来说是乌托邦,因为人类是易犯错误的生物,伟大的17世纪作家黄宗羲曾撰文批评了中国的专制制度,指出儒家思想的很大缺陷——‘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梁启超把杜甫称为“情圣”。他曾做过一次关于杜甫的演讲,“诗圣”的“圣”难以界定标准,他干脆宣布,杜甫至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称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洪业对此非常赞同,“所谓诗圣应指一个至人有至文以发表其至情”。杜甫对于家庭亲戚、国家百姓、朋友交友,“处处都是清洁纯正的情”。杜甫的诗里常有感伤、怜悯、后悔、自责,“我看他,无论老病人扶,无论一醉如泥,也都妩媚。至于他的诗篇,其最佳之处,不在措辞之壮美,铺排之工整,而在于他至情之表露:温柔敦厚,旭日春风”。

宇文所安也看重那个“活生生”的杜甫,他写尽人世间的题材:他抱怨蔬菜不好,向给他送豆酱的人致谢;他称呼仆人的名字,写诗给他们(那时没有人在诗里这么做——仆人是无名无面目的);他劝亲戚不要扎篱笆,好让贫苦的邻家寡妇可以打院里的枣。“这在唐诗里是独一无二的,在后代诗歌里也是独一无二的。”

走过杜甫的人生轨迹后,伍德看见了这样一位诗人:他很可爱,也很幽默;他富有关怀,也许过于敏感;他爱家人,是一位有爱的父亲、忠诚的丈夫;他广为交友,真心欣赏他人的长处;他热爱美食美酒,从生活的细微处得到乐趣。

“(了解)所有这些,我想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伍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