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为什么潮汕多祠堂?

Image 2020-06-26

潮汕人建造祠堂,历史悠久。

明《永乐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祠庙》云:“州(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宋咸平二年,陈文惠公潮,立公祠于州治之后。”可见,早在唐宋时期,潮汕已有祠堂出现,不过那时的祠堂是为了颂念韩愈莅潮时的政绩,而建祠以祭之。宋元以后,潮汕一些有一定官衔品位的贵族也设立祠堂,追祀先祖,于是潮汕便出现了“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清乾隆《潮州府志》)。而庶民,法令是不允许建造祠堂的。至明中叶以后,朝廷才准许平民修建祠堂,民间建祠之风便兴盛起来,出现“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潮汕人的先祖都是来自北方的汉人,在数次人口大迁徙中被迫背井离乡,举族南迁,经由福建莆田和江西等地进入潮汕平原,在生存下来后,先祖们不忘本,一直牢记祖籍,所以必修族谱,必建祠堂,每逢节日必祭祖寄托哀思和乡愁,千余年来,潮汕人都谨记祖训,不敢大意,这也是今日潮汕诸多风俗的根本。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潮汕人的祖先又开枝散叶,同一个姓氏的后代可能散落到各地居住,于是一般的祠堂的族谱中,都会有个远祖排在最前面,接着就是本地这支的祖先和本族的名人,每逢重大节日或祖宗忌日,就是子孙聚会之时,此时,除了提醒子孙不忘祖宗之外,也是族人联系亲情的时机,更是以祖先的德行来教化子孙,以祖先的作为来激励大家砥砺前行,千百年来,祠堂祭祖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也让宗族文化代代传承了下来。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澄海市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的宽大、堂皇是富裕显赫的标志。

在乡村,一般是一姓至少就有一座祠堂。子孙多了分“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村落,慢慢就有了房祠,如澄海隆都镇后溪村除了一座“金氏大宗祠”,还有12座“金氏宗祠”。也有几姓合建一个祠堂的,如饶平海山镇上港村有一座祠堂叫做“八氏宗祠”,在100多年前由该村邱、李、赖、薛、田、叶、周、柯八姓族人出资共建的,堂号“集成”,堂联:“集八氏以联宗,沛沛浩浩,三江五湖源流长;成一堂而共祀,绵绵延延,万紫千红枝叶昌”。

建祠堂很讲究,事先要请人择地,选好位置、定好朝向。动土时,祠堂派下的人都聚在一起;祠堂做好后,大摆酒席庆贺。祠堂的造型和结构也非常讲究,多为二进或三进,两扇大门,祠堂内用木柱或石柱顶住横梁,顶端雕梁画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祠堂前小后大,层次分明;祠堂外形飞檐翘壁,气势雄伟壮观;祠堂门口大多摆放一对大石鼓,给人威武庄严之感。祠堂的宽大、堂皇是富裕显赫的标志。

建造祠堂最初用于村人聚会、议事,完全是一个公共场所,功能近似如今的会议室。在文明程度比较落后的年代,人们崇尚的是家族精神。村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家庭或几个人解决不了,族长便召集族众大会,大家商议,最后由族长定夺;若是本村与外村人发生了重大冲突事件,族长召集大家商议应对办法。

村里人婚礼寿礼也喜欢在祠堂里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家里有老人去世,也借用祠堂操办伙食。祠堂里最热闹的时候要数大祭和“食丁桌”。每年冬至大祭和正月“丁桌”,当天不管是阴晴冷暖,祠堂里都是满满当当的。祭礼完毕后,便将祭祀猪肉和祭品平均分给各家各户。至于年内“添丁”的,便到祠堂做桌请老大、请族人。八个人围坐一张八仙桌,边喝酒边谈事,晚辈敬长辈,小的敬大的,祝福声不断,整个厅堂里热闹非凡,热情高涨。如果平时闹了矛盾、怄着气的人,在你来我往的碰杯声中,会把怨气抛到九霄云外,从此和好如初。这一习俗,现今有些村庄仍沿袭着。

除此之外,有的祠堂是为了纪念某一个人而建的,出自一种感佩报恩行为。隆都后溪村的“孝思堂”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500多年前,该村出了一位叫金端洁姑娘,及笄之年发誓“贞烈不嫁,愿事亲终老”。作为一个“不嫁女”,在“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社会环境下,她不是卑守闺阁,而是冲出世俗樊篱,勇敢自立门户,学酿造,办酒坊,开商号,卖酒又买粮,使产销进入良性循环。发达后,她没有循当时“弃土从商”的通例,而是利用商业积累的资本,置买100多亩田地,扩大再生产,事业如日中天。姑娘身后留下一笔丰厚家资和精神财富,侄孙辈皆奉她为祖先,世代尊称为“祖姑娘”。明末,裔孙们联合建成一座“双背剑”祠堂,门匾榜书“金氏宗祠”,堂上供奉“不嫁姑”神主。堂号“孝思”,表明永世不忘祖姑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之美德也。这个感人的故事至今在澄海各地广为传颂。

今天,许多乡村祠堂都被修缮一新,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把家族中的一些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故事书写悬挂在墙上,让子孙阅读,而且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修路筑桥理事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都在祠堂里开会,共商建设和谐美丽家园的大计,把古老祠堂演绎得更加魅力四射。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