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特色小镇纠偏:发改委淘汰一批“问题小镇”

Image 2020-07-07

  原标题:特色小镇纠偏:发改委淘汰一批“问题小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公布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的通知》(下称《通知》),围绕聚力发展主导产业、促进产城人文融合等六方面内容,公布了20个精品特色小镇的第二批经验。

  同时,《通知》指出,特色小镇出现了一些错用特色小镇概念甚至触碰耕地或生态红线的行为,为此,各地淘汰整改了一批“虚假特色小镇”、“虚拟特色小镇”、触碰红线的特色小镇等“问题小镇”。《通知》强调,对于“问题小镇”,特别是借农业园区建设进行房地产开发、把行政建制镇等概念不符的空间单元错误命名为“特色小镇”的,要坚决淘汰除名。

  受访专家指出,特色小镇的规范纠偏和自查自纠工作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应在四个方面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一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二是精准定位产业方向,三是升级产业招商手段,四是有效推进“三生融合”。

  推广六类特色小区经验

  赛迪顾问区域经济专家余德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此次通知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后,第三次发布引导特色小镇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通知》围绕聚力发展主导产业、促进产城人文融合、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承接改革探索试验提出了六方面的经验。

  比如,在发展主导产业上,福建厦门集美汽车小镇将大中型客车制造定位为主导产业,集聚1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每年创造约130亿元工业产值。浙江宁波膜幻动力小镇将光学膜及动力装备制造定位为主导产业,创造近400项发明专利,形成从基膜到功能膜的完整产业链和进口替代。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小镇将盛唐文化和丝路文化旅游定位为主导产业,每年旅游收入达10多亿元。

  在促进产城人文融合上,江苏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在发展网络通信产业基础上完善现代社区功能和生态功能,建成绿化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福建长乐东湖数字小镇在发展数字产业基础上完善商业服务功能和旅游功能,吸纳1万多人就业居住。

  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上,江苏常州石墨烯小镇以常州烯望建设发展公司为主要投资运营商,承担土地整理开发和公共设施建设,吸引100多家企业(含6家上市公司)入驻发展。辽宁沈阳永安机床小镇健全产业服务平台和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平台,吸引700多家数控机床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入驻发展。

  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上,广东深圳坂田创投小镇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每年贡献税收达20多亿元,带动约2万人就业。吉林辽源袜业小镇培育发展1200多家袜业企业,带动约3万人就业。安徽芜湖殷港艺创小镇将旧厂房改造为文化艺术双创空间、将空心村改造为艺术家村,吸引100多家创业型企业入驻,带动约5000人就业。

  在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上,河南洛阳新材料及智能装备科创小镇健全制造业配套设施,吸引多家高新企业入驻发展“绿色智造”“工业上楼”。天津津南小站稻耕文化小镇健全旅游业配套设施,每年举办稻米节和军事嘉年华等活动近300场。山东泰安泰山出版小镇健全出版印刷业配套设施,建设博物馆、会展中心、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一馆三中心”,吸引40多家企业入驻发展。

  在承接改革探索试验上,四川成都温江“三医”研发小镇建立医学、医药、医疗融合发展机制,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外的保税研发模式,试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探索临床急需新药审评审批、外资医疗机构设立和境外医生执业,吸引62个研发项目落地,拥有在研医药和医疗器械800多种。

  “这些推广经验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典型意义,但不可盲目照搬照抄,需因地制宜,综合借鉴,制定符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的相应标准和工作体系。”余德彪说。

  淘汰一批“问题小镇”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指出,特色小镇出现了一些错用特色小镇概念甚至触碰耕地或生态红线的行为,为此,各地区全面推动规范纠偏和自查自纠,淘汰整改一批“问题小镇”,努力促进特色小镇走上理性发展轨道。其中,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发展改革委工作成效尤为突出。

  《通知》公布了淘汰“问题小镇”的情况。

  在淘汰“虚假特色小镇”上,《通知》称,一些项目错用套用特色小镇概念进行宣传,如海口市“太禾小镇”实际是房地产小区项目,衡阳市“金甲梨园小镇”实际是农业综合体项目,现已更名。一些行政建制镇错误命名为“特色小镇”,如宽城县化皮溜子镇、阜蒙县十家子镇、萝北县名山镇、蒙阴县岱崮镇、平昌县驷马镇等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镇”,已整体更名为全国特色小城镇。

  在淘汰“虚拟特色小镇”上,《通知》称,一些“特色小镇”长期停留在纸面上,投资运营主体缺失,未开展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未落地开工建设。如淮南市“剪纸小镇”、宝鸡市“功夫小镇”、临泽县“戈壁农业小镇”停留在概念阶段,现已清理。

  在淘汰触碰红线的特色小镇上,《通知》称,个别特色小镇破坏生态环境和山水田园,如广南县八宝壮乡小镇触碰生态保护红线,现已淘汰出创建名单,并退回省级财政部门此前补助的1000万元启动资金。个别特色小镇违法违规用地,如万年县贵澳农旅数据小镇违规占用农用地,现已整改并除名。

  《通知》强调,要大力开展规范纠偏,各地区要认真鉴戒上述特色小镇警示案例,对“问题小镇”进行限期整改或清理淘汰。对“虚假特色小镇” “虚拟特色小镇”,特别是借农业园区建设进行房地产开发、把行政建制镇等概念不符的空间单元错误命名为“特色小镇”的,要坚决淘汰除名。对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等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冯俊涛指出,本次通知公布淘汰了一批“虚假特色小镇”、“虚拟特色小镇”以及触碰红线的特色小镇案例,可以看出,特色小镇的规范纠偏和自查自纠工作将进入常态化阶段。

  四方面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在余德彪看来,未来,中国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余德彪指出,地方政府要在强化规划编制、宣传推介、营造制度环境、提供设施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做好引导工作;鼓励把央企、国企、大中型民企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力军,培育特色小镇投资运营商,引导企业有效投资。

  二是精准定位产业方向。余德彪认为,产业定位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其一是考虑现有的资源能否培育一个产业,如浙江依托阿里巴巴电商的影响力,培育出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等IT产业小镇。

  其二是考虑现有的市场能否延伸或转型升级一个产业,如诸暨基于当地袜业基础,转型升级高端袜艺,成功打造诸暨袜艺小镇。

  其三是考虑当地环境、资源、市场能否引进一个产业,如紫砂产量大、品质好的四川宜宾,可以引进江苏宜兴的陶瓷烧制技术产业,节约庞大的交通运输成本,从而占领正在繁荣发展的收藏行业市场。

  三是升级产业招商手段。一方面要搭建数字化招商平台,随时了解到对标载体发展现状、产业链全景、招商企业分布,同时实时监控意向企业的商业活动、投资动态、新闻舆情等数据;另一方面建立“一链一图一库一专班”招商工作机制,锁定一条产业链,制定产业招商全景图,建立产业招商数据库,成立产业链招商专班。

  四是有效推进“三生融合”。各地区要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留存原住居民生活空间,防止将原住居民整体迁出。增强生活服务功能,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和繁荣“商业圈”。

  附: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推广案例清单及基本情况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