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文化漫谈:“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出处,竟来自围棋“让子”

Image 2020-07-07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指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还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其出处,据宋·姚宽《西溪丛语》记载: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说的是曾经有个道士很善于下棋,凡是与他人下棋,总是“饶人一先”,也就是让人家先走一步,占据棋盘上的先手优势。“饶”字除了饶恕之意外,在古代的围棋界语境中还有让先、让子的意思。

“烂柯”是围棋的别称。这个道士后来在褒信县去世,褒信县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息县包信镇。逝世前他曾对一个村里的老头讬付后事。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讬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后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墓穴里只有空空的棺材和衣服。

大家明白道士是位高人,他已经用“尸解”的方式成神了。道家把修道人得道后,假讬如衣物、竹杖、剑等物,化作遗体障人耳目,而真正的本人升天解脱的方式,谓之尸解。从此道士的故事与他的诗流传了开来,渐渐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一句诗被单独提出来,以表示对别人的宽容、理解、体谅,对别人的错误宽恕、饶恕之意。

“烂柯”为什么是围棋的别称?

围棋又称为“烂柯”,可能不是很多人知道这个别称的来历。其实,这里有一段传说,记载于南北朝任昉的《述异记》。

原文: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话说晋朝时有一个樵夫名叫王质,有一天进入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州东南)去打柴,遇见几位童子在下棋、唱歌。王质入迷的观棋听曲,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一位童子递给他一枚状如枣核的仙果,他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饥渴。不久,童子告诉他该回家了,王质站了起来,却发现放在一旁伐木用的斧头的斧柄(柯)已经腐烂。

王质感到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已百年。

此后,“烂柯”便成了围棋的别称之一,而石室山也被称为“烂柯山”。

唐朝诗人孟郊有一首《烂柯山石桥》,诗曰: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

相信很多人在使用“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时,都不会想到其竟来源于道家高人。中华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其实都是来自于神、来自于修炼者、虔诚信神者。中华文化的的确确是一个伟大的神传文化。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