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爱唐宋词:藏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里的苍凉

2020-07-08

1950年,民国才女张爱玲写了一部小说,小说的名字叫《相见欢》(大致到1968年才发表),有意思的是,它没有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只是讲了两个上了年纪的妇人,他们在久别重逢后回忆往事的絮絮叨叨。这不同于张爱玲其他的早期作品,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没有凄美的意境,也没有充满哲理的鸡汤话,就只是白描,但如果细读,或者有了阅历的人去读,就会体会到梦醒后的无望,感受到“ 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 的苍凉。

(张爱玲画像)

无独有偶,画家丰子恺先生有多幅题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画作,我们看他的画作,所体味的,也是这种饱经世事,无以言说的“苍凉”,没有经历的人,没有“翻过跟斗”的人是画不出这样的画儿的。

(丰子恺的画)

但这份苍凉感跟《相见欢》这个名字并不相符,因为它一点也不“欢”,如果说欢,也是“悲欣交集”的欢,是带泪的笑。如果深究,就会发现,《相见欢》原来是词牌名。

相见欢,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名“乌夜啼”、“忆真妃”、“月上瓜州”等。《相见欢》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李煜的《林花谢了春红》和《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像)

依李煜的个人经历,他的词经常洋溢着十足苍凉感,众所周知,他的人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沉溺于悲哀。”自从975年宋军围攻金陵,李煜率众肉袒出降被封“违命侯”之后,他就被囚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每日以泪洗面,尝尽了凄凉寂寞,《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就写于这样的创作背景。全词如下: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无言,也只能无言,因为被囚禁,他就算是满腔寂寞,也无人可说,就算是想登楼遣怀,也只能是“独上”,这个“独上”是白描的、写实的,登楼能看到的情景也是白描,就是一弯明月,孤单的人,陪伴他的,也只有孤单的月亮,还有静静的白月光。

(词意图)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依然是白描,“锁”是他的现实情境,在他的眼里,无论是哪个季节,他都在深锁之中,说秋天,是因秋天更加引人愁思。在深锁的秋院,陪伴他的寂寞的,只有单调的台阶、高高的红墙、积年的苔癣,满地的落叶,同样寂寞无语的梧桐,让他愁绪频添的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重重门禁深锁之中。

(高高的宫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家不在,国亦不在,家国之悲,故旧之情,在幽囚之中,他的最大悲愁来源于别离。旧日的宴饮,昔时的欢畅,宴乐上的乐曲,时时萦绕在他的脑海,挥之不去,既无法剪断,也理不清头绪,重重叠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旧时的欢宴)

同时,这份剪不断,理还乱的产生还基于他深深的寂寞,这寂寞前面已经说尽,“无言”缘于寂寞,“独上”基于寂寞,“深院”滋生寂寞,“锁清秋”更加深寂寞……寂寞加上离愁,这是倍增的悲愁。

(词意图)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句最妙,妙在他要把离愁的滋味描写出来,但这种滋味无以言说,无法言说,于是他说“别是”,这很妙,因为“别是”既是“准确”的滋味,又是“不确定”的滋味,这不是具体的滋味,却又写尽了所有的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或许,这种滋味,就是开篇所说的“苍凉”,不用多说,有经历的人自会明白。

(【爱唐宋词】之12,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