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穿越时空,邂逅小娘惹

Image 2020-07-11

在新加坡有这样一个私人博物馆,它隐匿于都市之中,行藏于时空之外。推门而进,满满当当的老物件在用花纹无声地讲话,一步一步都是小娘惹的历史风华。

在这个博物馆里,不仅可以看藏品,还可以亲自触摸和感受历史的温度,坐在老椅子上小憩的时候,还可以一边品娘惹美食一边喝私房下午茶。今天,我们带大家来探访新加坡的私人博物馆“The Intan”。

The Intan里面都是和娘惹文化相关的藏品。

峇(发音bā)峇娘惹(马来语中为Baba Nyonya或者Peranakan)即土生华人,指的是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之间开始定居在新加坡、印尼、马六甲、泰国和缅甸一带的中国明清移民后裔。这些人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中国的移民既怀念老祖宗的华族文化,又受当地文化的感染,同时殖民者又带来了英国、荷兰等地的文化,这些元素杂糅在一起,便形成了别具风情的娘惹文化。

这个The Intan里的柜子便可以看出来多种杂糅的元素。

*中式图案*

*马来风格雕花*

这个柜子的结构和样式为英国、荷兰流行的设计。柜子上有中式的凤凰、麒麟和牡丹花图案。镂空雕花的制作则是参考了马来民族的花样。

在这个柜子中,摆的是娘惹瓷器。娘惹瓷为土生华人专程从景德镇定制的粉瓷,它的特点是多用中国传统图案装饰,色彩浓郁,颇具热带风情。在晚清时期,峇峇多在外经商,娘惹于南洋持家。她们为了彰显排面,特意从景德镇定制这些别具一格的娘惹瓷。

新加坡著名陶瓷藏家韩槐准先生在《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言:「景德镇烧造客货细瓷,遗留在华侨故家者极富,尤以同光二代之五彩瓷占多数。因过去华侨富有之家,多备各种细瓷,置于家中。每逢任何庆典请宴时,用为馔器,以表豪华」。

这些娘惹瓷器中,有这样一只特殊的瓷器,被摆在了最引人注目的位置。这只娘惹瓷背后,有着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这只瓷器的原主人是The Intan的馆长Alvin的朋友——一名富有的印尼华侨。Alvin在去这位朋友家做客时,看上了这件瓷器。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软磨硬泡,才成功说服朋友把这件瓷器交到他的手里,摆到The Intan博物馆最好的位置上。

十分遗憾的是,后来这位印尼华侨在度假时遇到了火灾意外,不幸离世。而就在他故去的前一天,他还特意利用转机的机会来到新加坡的The Intan。当他看到看到这件自己家珍藏的瓷器被好好保管,即开心又安心。

Alvin说,不管其他藏品有多么昂贵,这件瓷器在他的心中,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宝贝。因为里面凝结着一个家族的文化、朋友的嘱托、与开办博物馆的初心。

除了瓷器外,The Intan里面,还有很多代表娘惹文化的展品。在这个私人博物馆里,我们就像在短短的参观时间内穿越时空,看到了一个小娘惹的一生。

未出嫁前,她爱打扮,爱看戏。

她最喜欢的一身搭配是薄如蝉翼的嫩黄色的卡峇雅(Kebaya娘惹上衣)和繁花似锦的纱笼(Sarong娘惹下装)。纱笼是根据卡峇雅上绣花的颜色搭配的,透过外衫还可以看到里面吊带若隐若现的花纹。

她的梳妆台上摆着时髦的香水。

她去看戏时会带上小巧玲珑的望远镜。

她还是一个爱吃零食的小姑娘。小娘惹们喜欢和闺中密友一边聊着少女的心事,一边在柚木茶几上的槟榔盒里,用一整套精致的器具取食槟榔。

槟榔盒里会盛放槟榔片、槟榔叶、甘蜜、石灰、香草等。她们的陪嫁中也会放一套精美的槟榔盒。

除了槟榔盒之外,小娘惹们在出嫁之前,还要自己亲手制作珠鞋。

珠绣制作的鞋子也是多元的娘惹文化的典型代表作。珠子远渡重洋,从捷克而来;英国的流行图案与新加坡的设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珠鞋。

工厂生产制作珠鞋的珠子时,有一些珠子有切面,不是圆球形的,被工厂当做残次品处理。后来,小娘惹们发现这些有切面的珠子会反光,绣在鞋子里很惊艳,于是,这些残次品珠子的价格水涨船高,后来,只有富人才能穿的起有闪光的珠鞋了。

绣好了珠绣鞋。

送过了过大礼的篮子。

戴了一身叮叮当当的首饰。

就到了出嫁的时候了。

红木婚床上刻着文王百子图,是长辈们赠与的美好祝福。

成亲后,小娘惹逐渐学着当家。

她不仅要陪着孩子读书。

还要学家里家外的迎来送往。

土生华人走亲访友的时候,都要用精美的饭盒盛着点心去别人家,主人也会盛满点心作为回礼。小娘惹们这一辈子,不知道制作了多少盒点心送给别人。

*楼梯的左侧为各式各样的食盒,右侧为盛槟榔残渣的容器*

她们还会制作精美的娘惹糕招待客人,颜色越多,代表主人越重视客人。

*The Intan自制的下午茶与五彩斑斓的娘惹糕*

糕点会盛在珠绣制作的年糕盒里。

时光飞逝,娘惹把头发往后梳,开始当家了。

她的姓氏可以被放在门口的灯笼上了。不过,娘惹的习俗依然是男尊女卑,男左女右。所以,灯笼都是两面的,一面为公公的姓氏,一面为婆婆的姓氏。

不管从门里还是门外拍照时,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是公公的姓氏在左边,婆婆的姓氏在右边。

在灯笼下面,她望着门口,等着新一代的小娘惹嫁进这个家。

*笔者与Alvin于THE INTAN的合影*

The Intan里有超过五千件的娘惹文化展品,而馆长Alvin还在每天购买新的古董。Alvin除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搜集古董之外,还会去土生华人移民较多的英国和澳大利亚寻找娘惹文化的痕迹。

在大大小小的跳蚤市场里,都留下了Alvin与世界各地的商人讨价还价的身影。有的时候,他也会不小心买到假货,这些假货就会成为Alvin给各大博物馆讲古董课的素材。

其实,并不只是昂贵的老物件才算古董,一张老照片、一枚古钱、瓶瓶罐罐等,都是古董。古董课大多是讲解如何维护自己家里的古董。Alvin与政府机构、各大博物馆合作过很多公益课,这些奖杯就是他的娘惹文化勋章。

*奖杯与挂画*

在这些奖杯的背景墙上,有着这样特殊的两幅画。画里是娇羞的小娘惹与英武的峇峇。

大家肯定认为这么重要位置的两幅画,一定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吧?

其实,这是出自于聋哑儿童手里的画作,Alvin会手语,会定期给聋哑孩子上课。他把孩子们的画作挂在奖杯的后方。他说,文化和艺术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这么特别的私人博物馆,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自己亲自一览风情呀?别急,这就告诉大家The Intan的详细信息。

作者/桃子

摄影/西瓜

编审/南洋文艺团队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