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被宋代名家批,康震: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2020-07-13

唐代诗坛,高手如云,但这些高手的成名之路却各不相同。如果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的人物来作比的话,大概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像杨过这样的,从小就是个奇才,武功也没练多少年,但却极有天赋,练啥都能成。这类人里有年纪轻轻就成名的王勃,有从蜀地突然冒出来的奇才李白,还有一群一生只写了一两首诗,就名垂史书的幸运儿。

另一类是像郭靖这一类的,从小就不算是个奇才,甚至有点儿“笨笨”的,但是人家肯努力、勤奋,靠着这样他们也一样能成名成家。这类人里贾岛、孟郊、张籍等人。

在这两类人里,第一类人是天才,第二类人是普通人。对于天才,一般人倒是不会说什么,毕竟可望而不可及。但对于普通人的成功,后世不少文人却总有点儿文人相轻式的刻薄。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后世对孟郊的一些说法。

公元796年,进士及第的孟郊写了一首《登科后》,这首诗大家应该很熟悉: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写得很有水平,还诞生了春风得意和走马观花两个成语。如今,这首诗也入选了课本。这首诗曾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当时考了这样一道题。“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中哪个字是错误的?这个题挺简单,连场上的小选手都答出来,“急”字错了,应该是疾,表示马跑得快,不是指马很着急。

本来题这么简单,导师们也就没有必要解释了。但是台上的康震老师却对这首诗颇有感触,他表示对这首词,宋代很多文人的评论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接着他的一番趣解,让场上的董卿和蒙曼都为他鼓掌。

原来,这首这么经典的七绝,在宋代时曾被一群文人批评,他们是这样说的:

宋代文人国材表示:失意处牢骚幽愤过甚,得意后便尔骄穉放荡,何语未免寒态。

宋代文人葛立方表示:非能自持者,其不至远大,宜哉。

宋代文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表示:一第之得失,喜忧至于如此,宜其虽得之而不能享也。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概括起来就是说,孟郊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自己没有中进士前落魄得很,可是一日金榜题名后,就思无涯了,得意得不得了,还说什么要一日看尽长安花。作为一位文人,他前后变化差距如此之大,喜忧如此之甚,完全是一个情绪无法自控的人,显得完全没有气度,这样的人就算是中了进士,也难以成就大事。

宋人这样评价此诗后,明、清也有不少文人都持这样的观点。于是,孟郊好好的一首诗,却成了很多文人墨客嘴里的一个笑料。

对此,康震老师在这期诗词大会上,表达了对宋代这些文人的不满。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首先,在唐代中个进士不容易,唐代几百年间,出的进士总共不到1万人,中个进士比现在考个北大、清华的难多了。其次,孟郊家贫,多年来一直是老母亲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所以他高中后才会比一般人更开心。

康震老师的这番话,是值得咱们点赞。若是不了解孟郊的生平,确实是无法理解为何他中了个进士,就会如此开心。

公元751年,孟郊出生于湖州,父亲是一名小吏,走得早,所以他自小家贫,家中几个孩子都是靠母亲拉扯长大的。年少时,孟郊四处求学,也四处碰壁。他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诗人,到41岁时,他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得以进京城赶考。

在京城,他虽得到了韩愈的推崇,但却两次落榜。此时孟郊心灰意冷,是老母亲安慰和鼓励他,让他第三次入京考试。此时,他已经是46岁了(古代一般说虚岁)。对于他这样的家庭,能考试考到46岁,母亲和其他家人为他吃过的苦可想而知。就是这一次,他终于高中了。其实理解了这些,咱们也就能理解为何孟郊在当了官后,会写下《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写他对母亲的感恩。

确实,如宋代那几位文人所言,孟郊后来在仕途上并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一生只做了几次芝麻小官。但这又如何!至少人家孟郊在文坛很有名气,他一生留下了500多首诗作,还得了“诗囚”之称。他的《游子吟》、《劝学》等作品,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一点,批评他的那些宋代文人有几个做到了?

孟郊不是一个天才型的诗人,但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绝对是有分量的。这首《登科后》,之所以会流传至今,并诞生两个成语,就在于写得够真实、够率直。在笔者看来,倒霉了大半辈子的老实人孟郊,开心起来,其实很可爱。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