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明清珍本小说《鸳鸯针》,书中5句处世俗语,百读不厌句句经典

2020-07-14

知识是点亮人生的明灯,如果平时能够多阅读书籍,那么个人的谈吐、修养,也都会有非常大的改观。有人喜欢现代言情、武侠小说,也有人酷爱具有历史韵味的古籍。

明清古典短篇小说《鸳鸯针》,就是这样一部深受文化学者追捧的小说。《鸳鸯针》全名《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鸳鸯针》,是由明末文人华阳散人,编辑的四回本古典小说。

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中下层老百姓的生活。《鸳鸯针》中5句经典俗语,时至今日依然在民间流传,百读不厌句句经典。

第一、逢人且说三分话

从字面意义上就理解“逢人且说三分话”,可以解释为无论和任何人说话,都不能“知无不言,言而不尽”。

在说话的时候最好只说三分话,因为有一句古语叫做言多必失。所以特别是对初次见面的陌生人,绝对不能毫无保留地说出真实想法。

《鸳鸯针》中有云:“逢人且说三分话,看破不值半文钱”。

实际上这句俗语非常有道理,毕竟与人相处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毫无遮拦,那么就会被别人利用或陷害。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多想少说,保持谨慎、警觉的态度,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不可进尺,不可退寸

“不可进尺,不可退寸”其实非常好理解,绝对是一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既不能向前迈进一尺,同时也不能向后退回一寸。

从这句俗语所表达的内涵上来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说的是做人或做事进退两难。

《鸳鸯针》中有这样一句话:“如今是撞壁时节,~。路穷才是穷。如今却怎么处?”,实际上就真切的表达出了进退两难的感觉。

大家平时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或应对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遇到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第三、害人还自害,饶人争自饶

“害人还自害,饶人争自饶”,可以解释为想要害别人,但是最终害的却是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分寸,因为饶恕别人,其实也是在饶恕自己。

《鸳鸯针》中有言:“害人还自害,饶人争自饶。宦情如纸薄,王法似霜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居心叵测的人,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侵害他人的利益。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因果报应,企图害别人的人最终害的只能是自己,有的时候饶恕别人,其实就是宽恕自己。

第四、不受苦中苦,怎为人上人

这句俗语对大家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运用。

“不受苦中苦,怎为人上人”,也可以写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鸳鸯针》云:今夜灯前照,犹疑梦里身。不受苦中苦,怎为人上人?

在旧社会,由于等级制度森严,普通老百姓想要有所发展,所遭受的苦难就一定要比贵族、富人多得多。

当然换另一种说法也可以解释为,不经历风雨又怎么可能见彩虹呢?也就是说只有吃过大苦的人,才能最终出人头地。

第五、忙忙如丧家之犬,昏昏似落网之鱼

实际上这句俗语蕴含着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不走正路,就会如过街老鼠一般仓皇逃跑,这种样子看上去一定会狼狈不堪。

《鸳鸯针》中有云:“那船家还睁着双眼一路里骂了去。”如果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就一定会了解其中的含义。

正常情况下“忙忙如丧家之犬,昏昏似落网之鱼”,只用来形容那些做了坏事落荒而逃的人。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身正不怕影子斜”, 也就是说如果不做坏事,又怎么可能仓皇而逃呢?所以大家平时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光明磊落、大方仗义。

结 语

很多人虽然都没有看过《鸳鸯针》,但这些不影响这部短篇白话小说的传播。这主要是因为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写出了老百姓的人生百态,同时还有很多十分经典的俗语。非常符合老百姓的阅读口味,所以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没入历史洪流。

实际上除了文中所介绍的这五句俗语之外,滚到混水里、不管金命水命、狗不咬君子,以及大家比较熟悉的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打劫得来,失火里去等,也都非常值得大家思考。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