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收藏钧瓷,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2020-07-19

钧瓷中的色彩,像是小彩虹一样绚烂,先人的色彩审美从未变得如此丰富,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人人也可以是冒险者。乾隆大笔一挥写下,“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钧窑瓷器的窑变是中国瓷器艺术的重要类别,因为它的存在使得中国瓷器的艺术种类更加丰富多彩,也因为钧窑窑变造就了中国瓷器艺术的鬼斧神工。

要说谁是宋瓷中的小妖精,那非钧窑莫属了。钧窑明明是属于北方青瓷系统的一支,但和其他清淡含蓄的宋瓷相比,却做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真的很不高古。但也可能正是因为钧窑既有高古的典雅,又兼具明清的绚烂,因此无论在高古界,还是明清陶瓷史中,存在感都颇高,而且钧窑因为极 具冲击力的釉色表现,也大大降低了现代人欣赏钧窑的门槛,从这几年钧窑在拍卖会中的表现,我们就能看出,市场对这类瓷器的认可。

有人认为钧窑的必备特点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这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特点之一。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因为在当时的官窑,力求釉色均匀,但由于少数器皿在烧制中的窑温、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纹。

宋民钧烧造时间很长,从北宋初年一直到北宋末年。在河南省禹县、临汝、宝丰、郏县、鹤壁、辉县、林县、安阳、新安、宜阳、河北磁县、山西浑源、内蒙包头、浙江金华均有宋民钧窑址发现。

宋代钧瓷釉质莹润、含蓄,呈乳浊状,有着绚丽多姿的审美风韵,“似玉、非玉、胜于玉”的审美体验,使之成为皇 室的尤物。表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的民族气艺,和温文尔谦做人的品质。

钧窑是河南禹县创烧的一种瓷器釉。据记载唐代时期曾在河南禹县的城北门内建有禹王庙,并在庙前立山门台基,命名为“钧台”。而烧制瓷器的宋代窑址就在钧台及其附近八卦洞的周围,故有钧台窑之称,烧制的瓷器就称为钧瓷。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