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950年,三坪村出土了一件彩陶之王,当地的农民一开始用它装馒头

2020-07-23

1950年甘肃省临夏三坪村的一座普通土坪上,有农民曾发现一个特殊的陶罐,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彩陶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它之前的功能,居然是用来盛放馒头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从古至今,在世界人民的眼中,中国都是瓷器大国。英语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同时也具有“瓷器”的释义。瓷器以其精美的外观、轻薄的质地,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铭刻在历史之中。

瓷器的前身是陶器,它是一种利用黏土或陶土捏制加工的器具。相比于瓷器而言,陶器本身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便掌握了利用陶土烧制陶器的技术,专门用于日常的生活与生产。据考古专家称,陶器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它们都是古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1950年时,此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百姓的生活也开始处于平静。可是临夏的三坪村地区,却由于地处偏远,仍然存在许多残匪势力未被肃清,导致当地百姓深受其害。三坪村的村民们为了能够躲避匪患,纷纷逃到黄河边避难,并在此长期定居,而逃难的村民中就有一对戚家兄弟。

当时的戚家兄弟年轻力壮,专门靠为别人贩运货物为生,赚来的钱算是能勉强糊口。在同年8月的一天晚上,刚刚下过大雨,戚家兄弟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推着独轮车走在泥地中,累得腰酸背痛。这个时候,在前面拉车的弟弟突然眼前一亮,发现当地一处被称为黄土坪的地方,居然存在一处水洼。两个人不禁感到好奇,此处地势较高,不可能存在积水,眼前的水洼究竟从何而来?

二人来到水洼旁,先是用手探了探,发现积水似乎都是被装在一个皮囊中。他们心生好奇,随即拿起工具展开挖掘,结果还真的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陶罐子。在冷冷的月色下,兄弟二人打量着刚挖出来的陶罐子,不禁心中感叹“完全跟新的一样!”

戚家兄弟挖出的陶罐子,很快便被小心翼翼地送回家中,直至第二天清晨,家人才看清陶罐的真实样貌。该陶罐器形高大、上有精美且繁缛的图案,罐高49.3厘米,口径18.4厘米。罐口平整有如刀切,短颈调肩、腹部呈渐收之势,在口下还有四个突角、腹部饰有对称的环形耳。陶罐外壁以黑色绘三层纹饰。上腹施有旋纹间以圆圈点,仿若黄河之水奔腾,巨浪滔天,腹下为微风鼓浪纹,显得玉珠轻溅,将河水的动感之态完美展现。

戚家兄弟没有太多的文化,但是凭着自己的感觉,他们总是相信眼前的陶罐并非凡品,而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好东西。农家过日子少不了柴米油盐的元素,而陶罐子硕大的空间,也被戚家兄弟找到了妙用——装馒头。自此之后,戚家兄弟做好的馒头,都要放进这个陶罐中,如此一来也算是物尽其用。可是戚家兄弟注意到,陶罐似乎显得有些异乎寻常,因为放在外面两天就坏掉的馒头,放在陶罐中却可以保存一个礼拜左右,甚至到了冬天任由天气寒冷,罐中的食物也不会结冰。

转眼到了1954年,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文物保护观念也在逐渐加强,因此国家也在各地组织考古队,下乡为农民普及文物知识并征收散落文物。黄河考古队甘肃分队的年轻的翟队员,有幸被分到了三坪村地区,为当地的农民们做文物保护及征收的思想工作。翟光伟在来到三坪村之前,便已经对戚家兄弟挖出的陶罐有所耳闻,他决定亲自前去探访。

一开始,戚家兄弟对翟光伟抱有很大的戒心,但是随着多日的接触,以及翟光伟苦口婆心的教导,戚家人放下了戒备并承诺将陶罐上交给国家,算是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翟光伟自然十分高兴,因为在农民们看来,眼前的陶罐只是一个不错的容器,但是在考古学家们的眼中,它却是十足的国宝,甚至其独特的造型、精巧的质地、繁缛的花纹,完全可以成为当今考古界陶器中的“彩陶王”。

1990年4月10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一组四张的彩陶纪念邮票及明信片,而其中一张邮票上的图案,正是翟光伟当年征收的“彩陶王”,可见其珍贵程度,足以令人感到震撼。

凡是文物一旦成为了国宝,便显得异常风光令人瞩目。可是谁能想到,被诸多考古专家追捧的“彩陶王”,此前只是普通农家用于装馒头的“破罐子”?如今回想起来,实在是令人有些感慨不已。

文澜海润工作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