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日本被传承到极致,一家企业因此成“网红”
文/无名随笔 图/网络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总爱背着背包,背包里别的不常带,但总会有一本书。到哪里看到有书店,也总要溜进去翻翻看看。或者哪个角落有个书柜,也要凑上去瞧瞧,要不心里就痒痒。
这种癖好,应该是上学时的阅读饥渴症造成的反弹。上初中时,父亲就告诫我:你不要学你堂哥,看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人都学坏了。
向来乖巧听话的我,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沾过“四大名著”那样的“坏书”。更别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了。
工作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并且也感觉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重拾书本,煞有介事地读了起来。
见到我有事没事都爱捧着一本书,别人总会问:“你准备考试?”我说没有呀,就随便看看。于是乎收获了一个白眼。是呀,人人都忙着赚大钱、忙着娱乐、忙着休闲、忙着泡妞,正常人哪有闲工夫去读闲书呀?
在一切都习惯向钱看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趋利避害,做什么事情都习惯于用“有用没用”、能否赚钱去评判选择。但读书,从来就不是那么功利性质和简单粗暴的,而是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
梁文道在《悦己》中说道:“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那次去云南旅游,团友们有的来自北上广深、江浙闽富庶之地,还有留洋回来度假的。可是我的谈吐,一点都不输给他们,别人还以为我也是来自一二线城市。我暗自窃喜:多看了几本书,人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你用粗鄙的态度去对待读书,书就以粗鄙的方式回报你。你觉得它无用,那它就真的对你毫无帮助。人之所以有这种浅陋的看法,其实是看书太少,见识太浅。
跟读书相比,赚钱貌似更实用、更直接,因为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也可以这样说,没有钱,很多事情都很难办。
国学大师梁漱溟也说过,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而且顺序不能错,第一个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二个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个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先打好一定的物质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嘛。
但是人要生活得幸福,并不是有了物质条件就可以了。幸福具备着三要素:物质、情感、精神。如果只有物质是正分,其他两项都是负分,那幸福程度也不高。我认为多看些书,增长见识、陶怡情操,那么情感和精神就可以加分。
陈道明是德艺双馨的影视名人,男女老少皆喜欢。在平常生活中他做着很多与名利无关的事情,充满了生活情趣,萦绕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由于陈道明的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染,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他自己也说,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
陈道明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从不光顾酒吧、歌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裁皮包。
他说,“无用”方得从容,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心没病,身体自然安康。这也是他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魅力的缘故。
所以,“无用”并不是真的没用,而是不动声色地起作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静待花开。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堪称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在清代的时候被烧成两段,分为《无用师卷》和《剩山图》。
黄公望在画作题跋上面写道“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取名无用师卷,有其师弟字号的缘由,更有一种心无闲事,兴之所至的心境,不是为了作画而作,而是随意而为。
正是这幅即兴之作,现在估价已超过1000亿。所以,你敢轻易说琴棋书画都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的“无用”事儿么?
庄子在《人间世》中这样说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山中的林木因为不是良木,反而能够保全,长成参天大树。可见“无用”之用,有时反而能成大用。
据说世界上大部分伟大的创造,都是来自“无用”的时间和“无用”的事情当中。这样看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早已是世界共识。牛顿要不是百无聊赖在苹果树下发呆(这个未经考究),不一定会被苹果砸到,还有没有牛顿定律真不好说。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一言不合就坐而论道,唾液横飞,在今人甚至是当年的不少人看来,都是闲得蛋疼,无所事事,一无是处。但是却为我们人类社会奠定了哲学基础,开启了民智。
爱因斯坦也总是不务正业,净捣鼓些“没用”的东西。所以才发明了相对论、光电效应……爱迪生为了研制电灯,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如果他多花点时间做别的“有用”之事(如赚钱),也许我们现在的世界还在一片黑暗之中。
他们平时的表现就纯属一帮“闲汉”,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历史车轮前行的,不正是这些所谓的“无用”之人吗?
其实,那些所谓的“无用”之事往往也是有用的,只不过它以其他的形式呈现罢了。有时它是对生活的一种释放,有时它是对社会的一种善意,有时它是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当然有时它真的什么都不是。
其实我们的古人,很懂得“无用”之用,重视“无用”之物,乐做“无用”之事。
不过,现在整个社会貌似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但是坚守“无用”之用的这一点,在一向以中国为师的日本却得到很好的传承,在几乎每个看似并不重要的领域里都有一大批工匠和大师。
曾经在朋友圈看过一个日本女孩的故事。她因为喜欢干净,见不得家里脏乱差,所以一有时间就收拾房间,一边收拾一边想,什么方法才最有效?自己想不出来,就去看书,去看视频学,博集众家之长。
在我们看来,她是够无聊的。她不但收拾自己家的,看到亲戚朋友家的房间乱,也会很狗腿地去帮忙收拾,或者给点指导意见什么的。她勤学勤练勤思考,硬是创出了一套独特的整理理论。
后来她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教人整理,生意好到爆。她更是红遍半边天,不但出了书,还成功在朋友圈刷屏。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曾经是中国人的名言警句,但试问问当下国人,还有几人能坚持亲自打扫卫生?不要说搞卫生这样的无用小事了,甚至即使知道有用、但觉见效太慢的事情,也会被不少人嗤之以鼻。
日本著名企业家键山秀三郎则坚持亲自打扫卫生60年,不仅以“大扫除”的理念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得井井有条、生机勃勃。他为此还写了一本叫《扫除道》的书,影响了整个日本。为此他还牵头成立了“日本美好协会”,现仍为该协会的顾问。
世俗人眼中的“无用”,从来都不是真没用。如果你太当真,就完蛋了。凡事总以“有用无用”为来评判,是一种目光短浅、缺乏远见的表现。一切都以“有用无用”为标准,人就变成了一架机器,只知道执行指令运行,了无生趣,毫无意思。
对于有用和无用,周国平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话: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人生出类拔萃一些,生活活色生香一些,不妨多做点“无用”之事。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