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字“脑洞”出70万字的大运河故事,马伯庸最爱新作中的杭州人于谦
“异类”。如何评价马伯庸?在知乎上,点赞最高的评价用了这个形容词,“他不是靠哪本书一战成名,也没有推手在背后为其宣传炒作,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学识、才华与幽默,以大量的作品慢慢积累人气,影响力与日俱增。”
马伯庸本人在创作中,似乎也对“找不同”很痴迷,今天,他带着新书《两京十五日》来到杭州举办读者见面会,记者在专访时,同样能感受到“马亲王”的特别。
作品
杭州人于谦担当重要角色
一件黑色T恤、一条黑裤子,搭配运动鞋,在候场时,马伯庸一屁股就坐到了旁边的桌子上,摇着腿一脸从容。如果不认识他,你很难想象,这是发布会主人翁的出场方式。一上场马伯庸很快来了兴致,一年前来杭州时他就透露新作要写“京杭大运河”的故事,可这新故事一出,就有读者质疑“里面没杭州啊,京杭大运河怎么能少了杭州的影子?”,现场,马伯庸笑着给大家解释,自己特意安排了一个大家熟悉的杭州人“于谦”在其中,同时说“这是我故事中最喜欢的角色”。
常规新书分享会,能听到作者大篇幅讲述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马伯庸不是,寥寥几句创作之感,调侃完自己“还未过气”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讲课主题“做事”。
从儿子的初次采访开始,引入一段视频采访背后准备工作的艰难;从唐宋八大家入手,讲到普通人最陌生的曾巩。一篇不算名篇的《越州赵公救灾记》被他从行文方式,逐一分析整理出了“统计、规则、物流、人力、调配、工贩、福利、灾后、管理”等在日常工作中也能使用的知识点。而这一段,花了他讲座大半的时间,其间马伯庸没有喝一口水,台下的人听完感慨:“我觉得我是来上课的。”
你突然便明白,马伯庸为何总能在“历史中找空隙”,这或许就是他所认可的“踏实做事”。
那么,从40个字的描述起始,写出70万字的《两京十五日》,似乎就变成了水到渠成。
创作
时刻带着好奇心积攒灵感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这段文字给了马伯庸很多想象,皇帝在京城突然变故,远在外地的太子匆忙赶回,他有什么样的心情?与谁同行?遇到哪些困难?
所以,在《两京十五日》中,以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为开端。在两京之间,朱瞻基必须在15天内跑完两千两百余里路,从南京赶至北京拯救自己、拯救大明。
时间确定、起点终点确定、历史结局确定,路上发生的故事却曲折离奇。朱瞻基负伤不宜长途骑马颠簸,但坐马车又太慢,唯有水运,可以千里不停。为了躲避幕后势力的追杀,朱瞻基甚至重走了当年朱允炆逃出南京的路线,为了逃避官兵,用古琴买通了白龙挂缒墙而出......
这一系列精彩的“回京途中脑洞”,和马伯庸平日的习惯分不开。比如每到一处新地方,马伯庸都有看地图的习惯,有时候随手一搜就是一段故事。他兴奋讲起前段时间去南京时看到一条名为朱家山河的河流,“我一听这名字,朱家人的山河,‘哇!真霸气’,一搜发现,是因为这条河从滁河穿过一道朱家山岭,流向长江。再查又发现,其实这条河是人工河,号称史上最强的治水拖延症患者。从成化十年立项开始修,全长18公里,一直修到了光绪十年。”在马伯庸看来,“灵感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积累”,而这些习惯就是他积累的来源。
改变
女性角色丰满来源于思想提升
如今,马伯庸作为微博坐拥700多万粉丝的大V,新书上线一小时销量破百万。当记者问他,读者的阅读需求或习惯,会对您的创作造成影响吗?马伯庸否定得干脆,“创作寻找自我满意,而不是为了迎合读者。”
就像近来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越发丰满了起来,不再沦为工具人或是脸谱化。在新书中他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姐妹情,有读者认为突兀、不解,马伯庸却笑言:“那他肯定是直男。”
尽管马伯庸不算擅长描绘女性,但他很愿意尝试。采访中他也毫不避讳自己的短板,他提及,妻子曾给自己建议,写女性需要放在平常人的视角,再加之独立的人格。好莱坞电影中的一个原则,更对马伯庸有深刻影响,“一个电影中,两个女性是否在谈话中不涉及男性超过3分钟,就能判断创作者是否‘尊重女性’。”聊起新书中的女医生苏荆溪,马伯庸笑着说,自己私心是万茜来演,“因为她有女性的温婉,眼中却又有坚强。”
因此在《长安十二时辰》和《两京十五日》中,他都尽可能去遵循这个原则,让女性更加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也是我自己人格、价值观的提升。”此外,同样因为“感情戏”遭到调侃的马伯庸,也自认写这类戏还很难,顿了顿,他嘴角一翘歪着头对记者说:“主要还是经历得太少了。”
而今,近40岁的马伯庸身上还是保持着自己特有的顽皮劲儿,聊起年纪他连忙摆手,“没呢,要今年11月才满。”增长的年纪并没有减弱他的创作热情,倒是内容变了。而结束完杭州的行程他又将马不蹄停赶往下一站,对此,他笑着自侃是社畜一员,“这两年我更倾向于写一些‘苦’的东西,比如接下来写一个古代社畜的系列故事,似乎也不错。”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