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传世金工手工艺,很多已经流失!

Image 2020-07-28

作者:小七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艺术史上,能用“极致”“华美”来形容的代表,只能是本篇所述之内容。

始于商代的花丝工艺,盛行于明景泰的景泰蓝工艺……这些融合了几千年来世代金属手工艺匠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以及中国古代巨匠聪明才智的最佳见证。

鎏金

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近代称“火镀金”。

系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谓之鎏金。

二里头文化三期所出铜刀刀背细纹间见有鎏金痕迹,可能是我国最早的鎏金实物。

到战国时期,鎏金工艺比较成熟,辉县固围村战国墓所出鎏金铜兽为其代表。以后历朝各代均使用鎏金技术增强器物的美感。

明铜鎏金绿度母像 藏于故宫博物院

花丝镶嵌

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

花丝镶嵌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

镶嵌工艺是在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浅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整光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春秋时期较盛行。

二里头遗址所出镶嵌绿松石的圆形铜器为目前所见最早的镶嵌实物。(图以花丝镶嵌为例展示)

花丝银镀金诰命夫人凤冠

锤鍱

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

---

此法乃利用金、银极富延展性的特点,用锤敲打金、银块,使之延伸展开呈片状,再按要求造成各种器形和纹饰。

一般来说,凡隐起的器物和纹饰图案,都是经过锤鍱制成的。

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商代墓葬所出金臂钏、耳环就是以锤鍱法打造而成。锤鍱技术是金细工艺的基本技法之一,一直沿用至今。

铜鎏金锤鍱狮子(一对)

错金银

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亦称金银错。

先在青铜器表面铸成凹槽图案,然后在凹槽内嵌入金银丝、片,再用错石(即磨石)错平磨光,利用两种金属的不同光泽显现花纹,谓之错金银。

如果是将纯铜片嵌入青铜器表面,可叫做镶嵌红铜。

此种工艺产生于春秋时期,栾书缶上的错金铭文和洛阳中州路所出错金带钩就是这种工艺的早期实物。

战国时期广为运用,东汉以后逐渐衰落。

战国"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

掐丝

古代金工传统粘贴工艺之一。

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曲屈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谓之掐丝。

江苏刊江东汉广陵王墓所出龙形金饰即有掐丝工艺制成的图形。此项工艺不仅在宝石、金银饰上运用,珐琅器也运用,如掐丝珐琅器等。

清光绪 金掐丝点翠镶银胎宝石凤凰牡丹寿字纹宫廷盆

炸珠

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

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或者油水中会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谓之炸珠。

炸珠形成的金珠通常焊接在金、银器物上以作装饰,如联珠纹、鱼子纹等。

唐 掐丝炸珠镶嵌龙凤金壶(局部)

錾刻

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

系用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子,用小锤敲击錾具,使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达到装饰器物的目的。

这种工艺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它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变幻的立体效果,既光彩绮丽,又非常和谐。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此后历朝各代均沿用。

清 金制錾刻梅花

累丝

古代金工传统镶嵌工艺之一。

将金拉成金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在器物上,谓之累丝。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所出精美绝伦的金锁链就是以多股细如毫发的金丝编累而成,不仅代表了战国时期的工艺水平,亦是匈奴金属编丝工艺的杰作。

清金累丝云龙纹饰

烧蓝

烧蓝也称为“银蓝”、“银珐琅”,这种工艺兴盛于清代。

银蓝工艺主要应用在银饰件上,花丝、烧蓝相结合的工艺则被用在制作各类首饰和立体银摆件中。在银器上涂敷一层五光十色的釉彩的烧蓝工艺,为古老的首饰注入了新的活力。

烧蓝工艺首先是在银质胎面上通过磨压、勾与抬、镂空和焊接掐制银花丝等技术制成图案,而后在图案中点蓝、烧蓝,最后形成颜色艳丽的透明银蓝。

北海的九龙壁、天坛祈年殿就是烧蓝的杰作,九龙壁中颜色不同的巨龙就是烧蓝工艺特有艺术效果的完美呈现。

北海公园九龙壁 局部

点翠

点翠作为古代首饰制作的一种工艺,历史悠久,可以一直上溯至战国时期。

点翠首先需要收集翠羽,也就是一种颜色艳丽的翠鸟的羽毛,然后才是承造翠活。

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土耳其蓝色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整件作品富于变化,富丽堂皇又不失生动活泼。

作为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成品非常难以保存以及所用的翠鸟羽毛稀有罕见,再加上环保等时代需求,这项传统工艺现在几乎失传。

现代所见的点翠工艺饰品绝大多数都是清代流传下来的精品,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点翠头冠

来源:古典新风尚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