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父亲留下2张“废纸”,专家过来一看,发现这乃是失传多年的国宝

Image 2020-07-29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北宋大才子苏轼,一生当中有过许许多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他的诗以放荡不羁,潇洒个性,浑然天成而出名。不仅丝毫不矫揉造作,而且还时时刻刻与自己的心境联系在一起。比如这一首《定风波》,虽然说是在路途之中遇上了大雨,但是苏轼却没有表现出一种失落的心境,相反他却感到异常的慷慨。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文豪的开阔胸襟。

苏轼不仅在诗词歌赋上十分有名,他的画作同样也造诣极高。只不过由于大部分的人都是先知晓苏轼的诗词,因此这才对苏轼的画作并不了解。苏轼的画与他的词一样,洒脱飘逸,不受到凡尘俗世的影响。有北宋一朝文人特有的神韵,观赏越久,就越能让人的心灵受到积极的影响。

与苏轼的词不同的是,苏轼的有一些画作并没能流传下来,就是流传下来的一些画作也往往命运多舛。比如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幅画作,就有着非常传奇的经历。这幅画作是究竟是哪一幅呢?

实际上,这就是苏轼的传世画作《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一、先假后真的古画鉴定

1982年,在吉林省开展了一场史学讨论会,在这场会议当中,吉林省史学会的副理事长刘廼中先生与当时在场的许多历史专家学者们,一起热情地探讨着在史学研究上的一些问题。此时虽然吉林省已经被白雪覆盖,但是室内的气氛却一次又一次的达到了高潮。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不亦乐乎的讨论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议题。

在这场讨论会当中刘廼中认识了一位历史老师,他的名字叫做刘刚。这位历史老师在这场讨论会当中发言并不多,也并不积极,但是表现出一种十分强烈的对刘廼中先生的兴趣,于是两人便因此相识成为了朋友。

其实刘刚之所以对刘廼中先生十分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想起刘廼中先生帮他一个忙,这便是帮他鉴定一幅古画。

在刘刚的家里,有着一幅祖传的古画,据说是苏东坡的真迹。既然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刘刚本来不应该对这幅画的真假产生怀疑。然而刘刚却鬼使神差的在几年前找了一些文物鉴定专家对这幅画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让刘刚无比的失望,因为专家们认为刘刚祖传的这一幅手绢,并不是文豪苏轼的真迹。

本来不鉴定还好,这一鉴定让刘刚顿时觉得心里非常难受。在没有鉴定之前,刘刚一直认为这幅从他父亲手中传下的画应当是真迹无疑。然而在鉴定之后,刘刚的心里顿时凉了一大半,既然专家说是假的,刘刚也不好反驳。

不过,刘刚也并不想就此死心,他还是认为自己的父亲应该不会欺骗自己。于是刘刚这才来到了这次讨论会,并诚心邀请刘廼中先生去到自己的家里,替自己看一看这幅古画。刘廼中先生对于这位新认识的朋友也没有含糊,当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跟刘刚约定了具体的时间。

好不容易等到了约定的时间,在经过一阵寒暄客气之后,刘刚将自己家中的这幅手卷摊开在了刘廼中先生的面前。在这幅画卷展开之后,刘廼中先生立刻就被这幅古色古香的画给深深的吸引了。

经过一番细致而专业的观察与鉴定,最终刘廼中先生得出了结论,那便是刘刚手中的这幅画,应当是苏东坡的真迹无疑可以说是失传多年的国宝。因为不论是古画上的浑然天成的字迹,还是那一道又一道各个收藏名家的印章,都足以说明这幅画应当是一幅真迹。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廼中先生还邀请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金意庵先生一同来欣赏这幅画,在看过了手卷之后,金意庵先生同样认为这幅手卷应当是苏东坡的真迹。

经过两位专家的鉴定与考证,他们认为刘刚手中的首卷正是苏东坡的名画《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那么,这幅画又是怎样落入刘刚的父亲手中的呢?

其实,这还与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有关,刘刚的父亲是在溥仪的伪满皇宫当中得到的这一幅古画。

二、古画多舛的命运

公元1049年,由于北宋朝堂上的争端,苏轼被贬到了岭南。在前往岭南的路途当中,苏东坡的内心抑郁不平,当时正值宋仁宗当政,朝堂之上,意见纷纷不断,苏轼由于敢于直言,因此受到了多番打击,最终被贬出朝堂。就在旅途当中,苏轼在河南的一间客栈里挥笔画下了这一幅画。

这幅画在苏东坡离世之后便一直在民间流浪,被不少的收藏家当成宝物收藏了起来。这幅画先后被明朝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和清代收藏家安岐等人收藏过。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时期,由于乾隆皇帝酷爱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因此这幅画被乾隆皇帝收入了清朝大内之中。

1840年之后,清朝逐渐走向衰落,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满清皇帝溥仪退位,清朝彻底灭亡。不过由于此时溥仪仍然拥有居住在紫禁城的权利,因此这幅画也被好好的保留在紫禁城当中。可惜后来由于冯玉祥将军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于是这幅画也就跟随着溥仪流落到了民间。

后来日本占领了东三省,在这一地区建立伪满国,并邀请末代皇帝溥仪即位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由于内心对中华民国的仇恨,因此想要借助外邦人之手帮助其复国,于是便带着这件宝物,去往了在东三省的伪满洲国皇宫当中。

不过,溥仪这一做法无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站在人民对立面上的行为,因此不可能得到成功。在日本人战败之后,伪满洲国这一伪政权也很快被推翻。得知大势已去的溥仪,不想落入中华民国政府手中,于是溥仪踏上了逃亡之路,一路颠沛流离,辗转四处,溥仪自身都难保,更不可能带着这些宝贝。

事实上,溥仪出逃的时候随身携带的行李十分的稀少,他从紫禁城当中带去的宝物,有很大一部分都留在了当时的伪满皇宫当中。在溥仪逃走之后,负责驻守伪满皇宫的那些士兵,便开始对这些宝物下手,他们直接将溥仪带去的这些宝物收入囊中。说他们是在偷窃,倒不如说他们是在明抢。

刘刚的父亲名字叫做刘忠汉他在当时的一片骚乱之中,顺手便将这一幅古卷带走。为了防止日后被人追查清算,于是他便将这2张看似“废纸”的古卷交到了刘刚母子的手中,并仔细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保存。

在刘刚得知这幅画是真迹之后,他十分的高兴,并当场作出表示,他要将这幅国宝上交给国家,就这样在金意庵先生的联络之下,1983年苏东坡的这一卷真迹,正式被吉林省博物馆收藏。刘刚得到了吉林省博物馆,奖励给他的19000元人民币,这也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小结

苏东坡的命运,古画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就这样被巧妙的联系到了一起。苏东坡在他被贬时创造了这一幅画,创造了一幅珍贵的文艺精品,而古画的命运让人感到揪心,这与中国的国运息息相关。

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目前在全世界还流散着许许多多中国的文物,希望有一天祖国强大起来,能够将这些流落异国他乡的宝物,再重新收回中华这片古老的大地上。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