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明代才子屡试不中,同乡写诗嘲讽,才子的回应令同乡后悔终生

2020-07-30

又是一年放榜时,对于金榜题名者,我们自然会送上由衷的祝贺。但是对于落榜者,我们常常无能为力,只好言不由衷地安慰他们:成功之路千万条,何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话虽如此,但是落榜对读书人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今天如此,古代更是如此。作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及第与否不仅关乎个人的功名利禄,更重要的是与个人的荣辱密切相连。及第者,“一朝成名天下知”,从此云路万里;落第者,不但一生抱负顿成画饼,还要受到别人冷眼与嘲讽。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白居易在《把酒思闲事》中写道:

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

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

这是一个成功者从旁观的角度感受落榜者的心态,至于落榜者本人,体会可能更深刻。钱起的落第诗就是很好的明证。

长安落第

唐 钱起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对饮悲歌泪满襟

这还是没有外界冷嘲热讽刺激,落榜者已经伤心欲绝。如果再加上其他人的冷言冷语,对他们的打击会更大。世人皆知罗隐写给云英的名句“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段佳话,岂不知这是罗隐六次落第后,连妓女云英都嘲笑他,他才含泪作出这样的自嘲和反击。

但是,如果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有着强大的内心,他绝不会被打倒,他会知耻而后勇,更加发奋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我未成名君未嫁

明代徽州有一个读书人叫唐皋,他平日读书用功,成绩优异,并且有着远大的志向,希望自己能够考上状元。可是成功之路并不平坦,现实对他非常残酷,一连多次赴考,他都名落孙山。于是,有一位同乡就看不起他,写了一首打油诗讽刺他:

徽州好个唐皋哥,一气秋闱走十科。

经魁解元荷包里,争奈京城剪绺多。

一气秋闱走十科

科举时代,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试,这叫乡试,也叫秋闱。考试的内容是“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秋闱的第一名称解元,每经的第一名叫经魁。剪绺:在人群中剪开他人的衣袋以偷窃财物。此诗的一二两句是说唐皋一连多次赴考而多次不中;三四两句是说经魁、解元,本来都像装在荷包里的物件一样,如同探囊取物,唾手可得,可争(怎)奈京城里剪绺贼太多,一一都被他们偷走了——又是挖苦,又是讽刺,又是戏辱……

争奈京城剪绺多

这首诗很快就在徽州的大街小巷传播开来。屡次落第以及家乡人的嘲讽没能动摇唐皋读书科举的决心,他不但更加用功读书,还在自己的书房内的墙壁上题写了这样的字句:“愈读愈不中,唐皋其如命何?愈不中愈读,命其如唐皋何?”意思是说,自己越是努力读书,却越是考不中,唐皋对自己的命运实在是无可奈何。但是我越是考不中,我就越要努力的读书,命运你对我也是无可奈何的。这就是不向命运低头。

当然,对于外界的冷嘲热讽,唐皋也不是毫无反应的。有一次,他看见别人扇子上画着一个渔翁正在网鱼,心有所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一网复一网

一网复一网,终有一网得。

笑杀无网人,临渊空叹息。

唐皋用这首诗来回击那些不读书,却来无端嘲笑自己的人。

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正德八年,唐皋再次赴乡试,结果得中第二名、《春秋》第一名。第二年,他赴京师参加会试,又获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同年三月殿试,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

唐皋高中状元,立即传遍天下。消息传到了唐皋的家乡,犹如一记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当年嘲笑他的同乡人的脸上。同乡非常震惊和害怕,但是,此时的唐皋又岂会与他一般见识!

临渊空叹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唐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信心和实力,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今天的落榜生,是不是会从唐皋的经历中获得启迪和力量呢?暂时失败了,不要紧,握紧拳头,鼓足精神,大吼一声: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之后整理好行装,继续前行!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