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70多座古桥被毁,文物经不起“乘风破浪”
作者:朱晓帆
6月13日,随着山洪的暴发,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的一座有着约300年历史的马头溪风雨桥坍塌了。
而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6月以来,因我国多地洪涝灾害影响,已有11省份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而受损。其中,有70多座数百年历史的“省保”“国保”级的“文物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屯溪镇海桥、四川阿坝红军长征遗迹达维会师桥和江西婺源清华彩虹桥等被冲毁……
洪涝之下,文物桥的损毁令人扼腕,也将“如何做好极端气候条件尤其是洪涝灾害下的文物保护”这一问题抛进公众视野。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风韵,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尤其是古建筑这类不可移动文物,更是具有不菲的人文价值和时代智慧,是不可复制,也是无法重建的。而在保护上同样也更显难度——且不说体形巨大,无法移动,就说文物本身,也因与一方水土融为一体而更有地域文化气息,不可贸然搬动。
洪涝固然可怕,但文物的损毁真的仅仅是因为这一瞬间吗?据报道,有的地区房屋、公路、堤坝等城市建设挤占古桥河道,缩窄河道,堵塞泄洪道,增大文物“水毁”风险;有的桥在冲毁前,维修加固项目推进缓慢;在损毁前,部分古桥仍在服务市政交通,如行人和车辆均可通行……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经历过无数次的天灾,能够留存下来,说明这些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灾能力,但也要看到,千百年的时光也让这些文物越来越脆弱。不得不说,保护文物免遭天灾伤害,不仅是文物保护部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次洪涝灾害中,不少地区及时对受灾文物进行了紧急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了损失。但是,相较于亡羊补牢式的抢救保护而言,未雨绸缪的提前加固效果或许更好。
从一定程度来说,洪涝灾害是对文物保护水平的一次极端检测。本轮南方汛情后,国家文物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而这些工作也包括,在往常把防护措施想的再严密一些,把防汛预案做得再细致一些,把修补维护工作做得再周全一些。
文物保护,是一项让文物价值长期延续的过程。我们在保护文物的道路上还应继续“乘风破浪”,而文物古迹却经不起这样的“乘风破浪”,只有心到力到,这些传承历史、连接未来的古桥才会一直在那。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