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汉代舞俑“复活”,一场舞蹈风暴拉开帷幕
看青年编导田湉的《俑》系列,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台上的舞者,如同来自两千年前的中国汉代,缓缓出土。舞者的动作犹如陶俑般古朴,但又很抽象,很当代。8月7日-8日,田湉的《俑:蹲蹲舞我》即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上演,由此掀起一场“舞蹈青春风暴”——10部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委约的青年编导作品将陆续与观众见面,集中展现中国舞蹈新生力量,也为日渐复苏的沪上演艺市场持续造血。
近年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持续扶植青年力量,越来越多青年舞蹈家在上海这片热土上成长,打开创作空间、对接观众、获得沟通与展示的平台。剧场今年还将启动首个自制项目《悠悠的视界》,并招募和组建“素人舞团”,让非职业舞者走上舞台,实现舞蹈梦想。
每月1-2场,最低票价80元
去年年底,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开启青年编导原创作品全国征集,并在80多份投稿中甄选出10个青年编导作品进行委约。其中不仅包括谢欣、古佳妮等已有一定知名度的青年艺术家,也有饶宇弘、朱心韵等尚未走入大众视野的新人。
除了提供资金、场地、咨询服务以及技术支持,青年孵化平台还通过剧场优质资源嫁接,为青年舞者提供推广与交流的机会。今年年底之前,连国栋《未来的几种可能性》、吴艳丹《猝不及防》等4部委约作品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与观众见面,其他作品将在2021年陆续上演。
这些演出将在“SIDCT青孵公益场”与观众见面,每月1-2场,最低票价80元。公益票让更多青年编导作品走入大众视野,收集观众反馈,帮助艺术家不断提升创作水平。
《摄生》剧照
“SIDCT青孵公益场”今年1月推出首场演出后,受疫情影响一度暂停,如今终于重启大幕。在田湉的《俑:蹲蹲舞我》之后,符彬靖《我用一支舞带你飞上天》将在8月14日至16日上演。此后,殷漪、刘亚囡的当代剧场作品《摄生》、由上海境外人士组成的SLATE(青石板)现代舞蹈团作品《为什么?》等风格多样的青年编导作品也将先后上演,为观众们带来多元的舞蹈享受。
启动自制项目,组建“素人舞团”
除了青年孵化平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还在近期启动了首个自主出品制作的项目《悠悠的视界》。疫情中,剧场推出“YIP!国舞私教课”,在学员提交的视频作业中,来自武汉的11岁男孩悠悠的舞蹈让人眼前一亮。这段2分26秒的作品由悠悠自己编创,在自家卧室里表演,讲述的是武汉“封城”时,父母外出执行防疫任务时,他一个人在家的生活。
剧场将与悠悠合作,邀请青年编导宋欣欣和知名街舞舞者EVO胡宏俊等担任主创,还将招募非职业舞蹈爱好者组建“素人舞团”参与到《悠悠的视界》演出中,计划2021上半年与观众见面。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项目总监陈理说:“尽管受国际疫情影响,原定的许多计划都被迫取消了,比如携青年编导前往德国参加舞展,以及我们资助的现代舞《流量》的欧洲巡演,但这并未影响我们扶持青年艺术家的脚步。在此次青年孵化平台的重启过程中,我们还为青年艺术家团队提供排练场地支持,希望在特殊时期,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陈理还透露,剧场即将启动“艺术家社区”计划,通过汇聚制作人、灯光音乐、舞美服化、摄影摄像等演出行业专业人员,开展交流聚会,让青年编导有机会接触了解各类合作伙伴,也借机号召更多行业相关人员加入帮助青年艺术家成长的行列。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