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
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校园面貌也焕然一新,校园已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重要基地。
我国设计师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扎根中国大地,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融合创新理念,设计了大量高品质校园,获得师生赞誉。其中,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校园规划设计实践及理念更引领着新时代校园规划方向。
“教育之弦”今日为您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
人物
介绍
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兼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雄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会长,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教授。被先后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梁思成建筑奖、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南粤百杰人才奖等。
孟建民从业以来始终坚持在建筑创作和理论研究第一线,主持了渡江战役纪念馆、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昆明云天化集团总部、合肥政务中心、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等工程项目200余项。代表项目曾获全国优秀设计奖、省部级设计奖、中国建筑创作奖等各类专业奖项80余项。
他同时致力于建筑理论研究,在全国各专业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60篇,出版《本原设计》《新医疗建筑的创作与实践》等多部论著,主编《建筑设计技术细则与措施》,合作主编《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标准、配套建设与居住空间高效利用研究》《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模块化、工业化、BIM技术应用与成本控制研究》等一系列专题书籍。创建性地提出了”本原设计”理论,倡导“全方位人文关怀”和“三全方法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方法与路径。
学术
观点
孟建民在城市与建筑设计理论方面的探求与贡献主要围绕“本原设计”思想而展开。他强调“建筑服务于人”的建筑学原始本义,在实践中不断探求建筑的本原目标,探寻解决建筑乱象的有效途径,将本原设计定义为: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实现“建筑服务于人”的设计思想。在人类学的生物、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基础上,提出“本原设计”三要素:健康、高效与人文。
1
“健康”是评判建筑优劣的基本要素,它包含物理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三大方面。当下,“健康”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设计要素,又是现代人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2
“高效”是评价建筑性能的关键要素,主要表现在设计、建造、运营三个层面。“高效”体现在功能布局的合理、交通流线的顺畅、建筑材料的适宜、建筑构造的精巧、节能措施的得当、施工工艺的便捷、维护运营的节省等诸多方面。
3
“人文”是建筑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要素,包含文化、精神、价值三大方面。“人文”应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全方位关怀。“人文”在设计中应渗透到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
本原设计理论系统性建构了“全方位思考、全过程统合、全专业协同”的“三全方法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套有效方法和路径,具有系统性实施的可操作性。
个人
荣誉
2006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2012年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2014年获第七届梁思成建筑奖
2014年入选南粤百杰人才奖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中国医院建设终身成就奖
2019年第十五届光华龙腾奖特别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
代表
作品
渡江战役纪念馆
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原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
蚌埠市博物馆及规划档案馆
安徽创新馆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宁波市杭州湾医院
云天化集团总部基地
合肥政务文化中心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雄安党工委管委会及雄安集团办公楼
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
徐州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