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是怎么来的

2020-08-10

 2020年是故宫600岁诞辰,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不久前,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来到齐鲁大讲坛,讲述了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书画收藏的渊源。

  一位有着强烈文人情结的皇帝

  要讲清宫的书画收藏,不得不提到乾隆皇帝。

  在清代皇帝中,乾隆是一位有着强烈文人情结的皇帝。他心底里可能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文人,所以他特别喜欢做那些文人做的事情。

  比方说写诗。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我在读中学的时候曾经问过老师:中国历史上究竟哪一位诗人写的诗最多?当时我的老师告诉我,宋代诗人陆游一辈子写了12000多首诗,是写诗最多的诗人。但事实上,这个答案是错的,写诗最多的人可能是乾隆皇帝,他一辈子写了48000多首诗。他一个人写诗的数量,相当于现存的全唐诗的总量。

  乾隆也喜欢看戏。今天中国的戏曲中已经有不少曲种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比如昆曲、京剧。这两个曲种都和清代宫廷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昆曲诞生于江苏的昆山,但是到了北方以后也很受推崇。在道光皇帝以前,清宫里唱的戏都是昆曲。

  在乾隆年间,宫里唱的是昆曲,乾隆听的也是昆曲。乾隆肯定非常喜欢听戏、看戏,在乾隆年间,他就建了5座三层大戏台。今天故宫里有一座畅音阁,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的时候,还在畅音阁看过戏。研究中外剧场史的专家都认为,这座三层大戏楼真的是“一级棒”。故宫里既有这样的大戏台,也有在房间里的小戏台。在清宫的绘画里还能看到乾隆在戏台旁边接见外国使节的画面。所以,可想而知,乾隆应该很喜欢戏曲这样一种娱乐形式。

  乾隆也和文人一样,非常喜欢书画。在故宫的养心殿里有一个小暖阁,是乾隆的书房,也叫“三希堂”。它只有4.8平方米,但是却声名远播,因为乾隆在三希堂里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据说,乾隆之所以把这里命名为“三希堂”,“三希”指的是“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希”的另一种解释为“珍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乾隆皇帝书写的“三希堂”匾额和“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的对联,至今还悬挂在墙上。

  乾隆接受过非常好的教育,他虽然是满人,但他对汉文化非常喜爱。可以说,他的文化积淀很深,写诗、书法、绘画样样精通。所以,他对艺术就有一种特别的感悟。而且,正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在他那个时代留下了自己深刻的印记。

  留下的明宫书画为数寥寥

  乾隆年间的书画收藏,可以说奠定了我们今天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书画收藏的底子。那么,它是通过什么手段收藏的呢?

  乾隆的书画收藏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继承的旧藏,第二是清宫内部的创作,第三来自宫廷之外。

  继承的旧藏是不是包括明宫旧藏?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是明清两代宫廷旧藏的遗存。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从1420年建成,到1912年清朝灭亡,历经三个朝代。第一个是明朝,第二个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第三个是清朝。但是,李自成只是匆匆地在紫禁城的武英殿登基称帝,此后就带着部队逃离了北京城。他在逃离北京之前,把宫里的珍宝洗劫一空,那些带不走的宝贝,不是毁了,就是点把火烧了。北京师范大学一位研究明清宫廷典籍收藏的教授指出,经过李自成的破坏,明代宫廷的书籍留下来的已经为数寥寥。明宫的书画收藏留到清代的,也是为数寥寥。乾隆皇帝继承的旧藏,主要是继承他的父祖辈的旧藏。

  清宫内部的创作,留下的书画数量应该是相当多的。宫廷里经常组织职业画家专门为皇帝、为皇宫绘制作品,而且这些画家都是高水平的画家。宫中内务府下属有一个机构叫造办处,云集了一大批手工艺人,绘画的人只是众多工匠里的一个分支。造办处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有了,康熙年间,养心殿曾是造办处的作坊。雍正皇帝即位后,自己从乾清宫搬到了养心殿,造办处也就另觅新址了。

  造办处的各种作坊很多,特别是雍正时期,更加完善了造办处。雍正的汉文化修养很高,艺术造诣也很深,他对内廷造办提出了一个要求,叫作“内廷恭造之式”,提出以一种新的审美标准来制作物品。

  到了乾隆时期,宫里绘画的人有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叫作如意馆。如意馆里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现象,其中有很多西洋传教士身份的画家,比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贺清泰、安德义、潘廷章等等,他们将西方的绘画方法带到了宫里,和我们传统的画法很不一样。

  内廷的绘画,往往会在落款处写有“臣某某恭画”的字样,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个“臣”字。但是在帝王后妃的肖像画上,画家是不署自己名款的。

  “宫中进单”约一半是乾隆年间的

  下面重点讲一下乾隆时期来自宫外的绘画。这类绘画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是进贡,第二是购买,第三是抄家。

  现在学术界研究古代朝贡,基本上是指海外,包括藩属国的进贡。但实际上,这类进贡在清代寥寥无几。我们这里讲的进贡,是指清代皇帝,特别是乾隆时期,皇帝赋予一部分官员和有身份的人的一种特权。什么特权?就是允许他们给皇帝进贡。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允许他们给自己送礼。这对于官员来讲,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宠幸。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代史料中,有一种被称为“宫中进单”的档案,其实就是官员给皇帝送礼的礼品单。我们现在看到的“宫中进单”,大约一半是乾隆年间的。

  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给皇帝进贡,进贡人员分为6类:第一是宗室亲贵,二是中央大员,三是地方大吏,四是内务府的织造、盐政、关差等等,五是退休了的大臣,六是衍圣公,也就是孔子的嫡长子孙。从确定的范围来看,人数并不多。

  作为一项制度,它不仅规定了特许进贡的人,而且在时间上也有约定。清代最重要的节日有三个:冬至、元旦和万寿节,万寿节是皇帝的生日。只有在这三大节日里,才能进贡、送礼。当然,对这些官员们来说,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找各种名目给皇帝进贡。

  乾隆在《续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序》中说,“自乙丑至今癸丑,凡四十八年之间,每遇慈宫大庆、朝廷盛典,臣工所献古今书画之类及几暇涉笔者又不知其凡几。”“朕不过酌量赏收,以联上下之情。”从实际情况看,皇帝对于官员们送的礼,有全收的,有部分收的,也有驳回的。

  乾隆四十五年,是乾隆七旬万寿。这一年的7月,各地进贡达到了一个高潮。当时朝鲜的使节回去写了一份报告,现在叫《燕行录》。其中记载,仅仅贡车就多达3万辆,还有人担的、骆驼负的、轿驾的。为了争运贡品,车辆互相争道催促,“篝火相望,铃铎动地,鞭声震野”。从中可以看出当年给皇帝送礼的盛况。

  乾隆朝书画收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除了进贡,皇帝也会购买书画。比如,大家熟悉的《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原来宫里就收藏有一幅,上面题款是给子明的,学术界将这幅《富春山居图》称为子明卷。乾隆皇帝特别喜欢这幅画,经常赏玩。他有时看着高兴,就拿起笔在这幅画上题字,这么一写居然一共写了55处,把所有空白的地方都写满了。

  后来,又出现了一幅《富春山居图》,是题赠给无用师的,也被称作无用师卷。这幅画的主人本来想把画卖给傅恒,但傅恒知道乾隆皇帝喜欢这个,于是就告诉了乾隆,乾隆说拿来看看吧。拿来以后,皇帝和身边的词臣仔细鉴赏,认为这幅无用师卷是赝品。虽然认定是假的,但乾隆皇帝还是决定买下来。当时一共有5幅画,花费了2000金。到现在我还没搞明白这2000金究竟是多少钱,是2000两银子还是2000两黄金。如果花2000两黄金买赝品,那未免也太贵了。

  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皇帝对于喜欢的书画,也是愿意掏钱买的。

  最后一个途径是抄家。在清代,抄家所得并不都进了国库,而是一部分进了皇帝的小金库。在帝制时代,除了国家财政之外,还有一个皇家财政,抄家就是宫里的一项经济来源。大家都知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这样的大贪官,被抄家的大量所得都进了皇帝的小金库。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专门编过一套四册的《乾隆朝惩办贪污档案选编》,其中讲到一些反腐大案,案件里涉及的一些书画都流进了内廷。从现在看到的资料判断,乾隆朝抄家所得的书画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进贡所得的数量。

  有一次,清代大臣纳兰明珠的后人承安被抄家了。乾隆当时不在北京,还在外面游山玩水,在路上,他就催着索看承安家里的珍稀字画。他说:“昨据绵恩等奏称,查出承安什物内所有字画册页已交懋勤殿认看,书籍请交武英殿查验,至于字画一项,因承安身为世家子孙,必有唐宋名人真迹可供鉴赏之物,着彭元瑞、金简择其佳者数件,附本报之便,先行寄至行在,以备途中遣兴。”你看,乾隆对珍稀书画的迫不及待已经溢于言表。

  可以说,正是通过各种手段并举,乾隆朝宫中书画收藏达到了清朝历史上的最高峰。

  “书画进宫”的负面影响与意外收获

  对于乾隆皇帝的书画收藏,过去我们都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评价,认为它对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贡献。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么大数量的书画集聚在宫里,它有什么负面影响呢?

  我发现,清朝在乾隆以后,绘画水平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没有再出现大画家和名作。这个现象与书画都进宫了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呢?我认为有。因为那个时候和我们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学画,除了跟着老师学以外,可以作为范本的东西太多了,印刷品几可乱真,电子出版物也很多。但是在古代没有这些条件,那时学画画的人要么跟着老师学,要么对着优秀的书画作品临摹学习,所以那时的收藏家都备受人们尊敬。

  而乾隆皇帝把优秀的书画都收进宫里,民间学画的人就看不到了,所以学习的机会就少了。有句话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没有好的书画临摹学习,因此画家的整体水平每况愈下,越来越不行。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

  但是,乾隆的书画收藏也有另外的收获。乾隆皇帝除了收藏书画、鉴赏书画外,还对宫里的书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编目,这就是中国书画著录史上的巨著《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是宫里所藏宗教题材的书画目录,宗教题材之外的书画则被编为《石渠宝笈》,两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的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学术水平。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同出一源

  清朝覆灭的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清室正式颁布了《逊位诏书》。根据《优待清室条件》,允许溥仪暂居宫禁,待条件成熟了再搬到颐和园去;允许溥仪保留皇帝尊号,沿用宣统年号。溥仪由此在紫禁城里继续待了13年,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

  本来说要把清宫的物品分一分,看哪些属于溥仪的个人物品,哪些是关系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文物,应该收归国家所有,所以当时专门成立了一个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来做点查故宫物品的工作。后来,所有的东西都没有还给溥仪。就在这样的情况下,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成立以后,政局一直动荡,到1928年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将故宫博物院改为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东北,有识之士认为中日之间全面战争不可避免,于是促成故宫文物南迁。从1933年2月6日到5月,故宫一共迁出了13427箱零64包文物。先辗转到了上海,后到南京,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又往大西南转移。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文物回归南京。1948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下令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了2972箱文物运到台湾,这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家底。

  今天,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品同出一源,我们的家底都是清宫旧藏和遗存。可以说,乾隆时期的书画收藏,奠定了我们今天两岸故宫博物院书画收藏的基础。如果没有它们,后人就无法领略中国古代书画发展的灿烂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我们的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今天,我们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品都是同出一源,我们的家底都是清宫旧藏和遗存。如果没有它们,后人就无法领略中国古代书画发展的灿烂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我们的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章宏伟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