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交”?
为什么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交”?
说这话的张岱,是个痴人。出身优渥,少年有才,正正一纨绔子弟。不过时逢乱世,一生未仕,到老潦倒穷困。不过好在什么都玩过,名利于他似浮云,倒是潜心做学问,所著颇丰。
他以小品见长,被称作“小品圣手”,只凭《湖心亭看雪》一篇,便可称天下无敌。
这句话是出自他的《陶庵梦忆》中的《祁止祥癖》: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具体内容就不说了,其实这是张公子写自己朋友祁止祥有喜爱娈童的怪癖,“止祥去妻子如脱屣耳,独以娈童崽子为性命,其癖如此。”抛妻弃子像脱鞋一样,唯独对娈童崽子看得比性命还重。这搁主流观点来看,就是个要不得的下家。
可是张公子本人也是个纨绔子弟啊,所以在他眼中,有这样癖好的朋友倒是真性情。朋友在逃难遇险的时候,娈童也不离不弃,卖唱养活主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呢,确实也还有情有义。
所以他认为祁止祥还行,能当朋友,并记录了下来。开篇就是这两句,其意总领整篇短文,讲的是交友之道。
原句意思大概如此,不过这几句话到了今天,也有发展和引申。
一是真的没癖好的人
有种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高冷淡然。这样的人,自然在朋友交往中是不讨喜的,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但真的有个淡如水的君子和你相谈,是很没有意思的事情。用李逵的话说,那是“淡出鸟来”。世人皆爱热闹,爱情投意合,对高冷范大多不会强行往上凑,自然难得交朋友。
而且这种人由于极度淡泊,也意味着对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看破和辜负,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属于另类。不是不可交,他也不见得有意伤害你,只是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看事情和人的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样,也就不必对任何事情负责。
这种人很少,少到几乎可以说没有。当然,爱好和癖好还是有所不同,他可能喜欢某件事或者东西,但是没有到癖好的程度。
二是假装没癖好的人
这种人就多了。也不一定是假装淡泊,有很多人都说对钱没兴趣,有几个真没兴趣的?如果一个人对钱真的没兴趣,那么他一定对别的东西感兴趣。一个正常人是有需求的,单身汉想老婆,穷人想钱,富人想名,名人想权,权者想流芳百世。
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有爱好,而这种爱好加深就是癖好,就是瑕疵,就是可以被别人抓在手中的软肋。
而一个人如果看上去像个完人,没有任何癖好,或者说缺点,那么这人十有八九在装,同时心中早就做好了其他打算。他要的东西,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就像前面有个回答说的几个人合伙做生意,结果那个平时看上去最大方,最不计较的人却卷款逃跑,害死了其他的伙伴。
人有七情六欲,不大可能没有喜好,只不过有些人藏得深,而这些藏得深的人一开始就不是来和你交朋友的,当然“不可交”。
其实这和“水至清则无鱼”也是一个道理。
清汤寡水的友谊,普通人当然不爱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