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得远,才能回归得深,江苏文坛聚焦“丁捷现象”
14岁开始创作并发表文学作品,30多年来笔耕不辍;无论身处何种工作岗位,始终坚持把生活的经历和人生的感悟融入笔端……秉持对文学的初心和执着,让江苏作家丁捷的创作生涯硕果累累。尤其近几年,他的创作呈现出“井喷”之势,非虚构、小说、散文、诗歌,乃至书法、绘画“全面开花”。聚焦“丁捷现象”,8月7日,来自中国作协、全国高校、知名文学期刊的2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批评家通过线下和线上视频方式参与了研讨。
会上,专家们围绕丁捷的创作经历和特点展开了深入交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认为,丁捷是一位很值得研究的现象级作家。“丁捷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长篇小说《依偎》为代表的纯文学的、浪漫的、唯美的、理想主义的、超现实的创作;一类是《追问》《初心》《撕裂》为代表的关注现实、追踪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后一类创作尤其体现了丁捷介入火热现实的勇气和担当,让他的这些作品紧贴时代脉络,接地气、有温度、有情怀,极富现实主义品质。”吴义勤说。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则认为,丁捷的写作是一种生机勃发的文学,一种青春洋溢的文学,对社会有犀利的评判、分析,富含一种特别的介入性态度。在他看来,江苏是文化大省、文学大省,南京是文学之都,丁捷还可以继续拓展写作空间,挖掘更多的写作资源。
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汪兴国用三个“真”概括对丁捷文字的阅读感受:唤醒真诚,付出真心,追求真实。他认为,作为作家,丁捷的真诚和勇气来自于对社会、对读者的自觉负责,来自于文学的赤诚,来自于对真、善、美永恒价值的追求。“丁捷的创作经历表明,作家既要坚持自我、坚守本心,更要突破自我、锐意创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对现实的体悟和感受转化为纸上丘壑,才能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真正无愧于自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著名作家苏童和周梅森作为朋友和写作同仁,现身丁捷作品研讨会。苏童认为,在深入现实生活多年之后,丁捷把个人生活直接拆解用于文学创作,这让他的创作富于变化,语言温度、感情浓度很高。“作家的个人形象时时刻刻会跳出来的,他说几句就要一拍‘惊堂木’——读者诸君请听我说。”苏童用“惊堂木”生动形容丁捷作品突出的主体性。周梅森特别提到,丁捷的《追问》是跟他的反腐小说《人民的名义》同题材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很多书店把这两本书“捆绑”销售。他认为,丁捷的作品是文学对政治的一种反哺,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丁捷早期作品围绕校园和青春,并凭借小说《依偎》获亚洲青春文学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言宏评价,这部作品是“爱无能时代的情感主义创作”。在他看来,《依偎》关于爱的书写是一种浪漫之爱,当下具有一种教诲意义,这样的爱是80年代人文的、浪漫的爱情想象在这个时代的一次迸发和呈现。苏州大学教授房伟也称赞,这部发表于2012年的小说即使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感动和震撼,体现了作者丰沛的写作能力。
讨论中,丁捷创作中的“跨界现象”成为与会专家的普遍共识和热议焦点。丁捷做过大学教师、机关干部、支边援疆、企业管理、纪检官员,这种跨界首先体现在身份的跨界。这种跨界也体现在写作上,涉及小说、非虚构、随笔、散文等多个领域,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成绩不俗。丁捷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的创作跟他的人生是融为一体的。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他的创作转型影响很大。
关于丁捷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丁捷作为纪检队伍中优秀的作家,有着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可以在反腐倡廉的创作领域作出更深刻的开掘。丁捷擅长运用案例文学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与以往受欢迎的官场小说、政治小说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具有鲜明的警示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肯定了丁捷的这一转型。他认为,与随笔集《名流之流》里无意识的虚伪相比,《撕裂》的主人公张一嘉自始至终是清醒的,他对自己的每一步变化都有清晰的认知,呈现出一种“自由的撕裂状态。”这种视野实际上让作品指向了社会剖析,丁捷不满足于过去对人的宽泛的、宏大的考察方式,转而直视动态的生活和人心,“撕裂”的叙述使小说具备了一种真实具体的生活实感和深度。山西大学教授、《小说评论》主编王春林也认为,《撕裂》这部小说里包含“双重撕裂”:一是写社会的撕裂,社会阶层、社会力量的撕裂;一是写人性的撕裂,内在的、精神的撕裂,写出了人物内在精神的复杂性。
就跨界写作的问题,南京大学教授吴俊强调要调整好跨界写作中节制、聚焦的关系。他认为,如何在创作中既表达出艺术趣味,树立独特性,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将丁捷的“跨界”归于八十年代文学的身影和余韵。“丁捷的写作属于八十年代文学的一部分。那时候的文学社团有着很强的文学的自主性,不存在‘界’的问题。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和写作,就是跨越文体的特别自由的写作。”此外,在何平看来,丁捷的跨界跟现在的“表演型跨界”也不一样,他其实是抛开了文学史序列的一种写作,挣脱文学史的束缚,自由地去创作。
从青春写作,到现实开掘,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认为,丁捷几十年的文学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绵不绝、跌宕起伏的“问心”之旅。在丁捷的文学世界里,细致入微的现实空间和虚幻浪漫的乌托邦空间是相依的,正因为有一个“爱”的乌托邦的存在,作者才能穿越现实的黑暗去做拯救人心、人性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问心”之旅也是拯救之旅。
《人民日报 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认为,在文学创作分工很细的当下,“破圈跨界”对于作家来说是考验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问心三部曲”有着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各个层面的开发,跟单纯的职业化写作很不一样。在她看来,丁捷的写作诠释了文学的真谛——生活永远是文学创作的母体和土壤。
专家学者分别就丁捷的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等进行了各有侧重的分析与探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姚苏平认为,丁捷的儿童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从内心深处始终把儿童和成人合而为一,既有讽刺意味又有温暖的文学抚慰。”南京大学教授傅元峰进一步指出,丁捷文本的核心是儿童和女子,儿童对丁捷来说不仅是一种文体,更是他创作的一种内在性。他的写作是为了表达内在,这种内在的特点是慈柔和本真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宗刚则用“温暖的向光性”形容丁捷的写作,称他的作品充满了温暖的质感,饱含少年血性和少年气质。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志权将“浪漫”理解为丁捷文本的内核之一。包括他的后期作品也能看到前期的影子,比如诗性、女性等等,这些东西让人物变得立体生动,也是让小说变得好看、深刻的原因。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认为,从创作人格上来讲,丁捷在灵魂深处始终是一个及物的、现实的作家,奇幻和浪漫是他现实灵魂的伪装,或者说是他灵魂的另外一面。
丁捷向与会的良师益友们致敬、致谢,并讲述自己的文学渊源。他表示,最初自己并非为了表现现实才投入现实生活,经过若干年的积累,文学调校着自己做人的方式,丰富着自己的人格,终于构成回报。“人不把自己放置在芸芸众生中,就无法界定自己、发现自己。出发得远,才能回归得深。”丁捷表示,希望几十年坚韧的前行,将自己的‘社会现实’会转化为‘文学现实’,将文学的现实会升华为社会的现实力量。”
范小青最后作会议总结,她谈了对丁捷作品的三点感受:一是行走和沉淀,“丁捷踏在大地上,他既有丰富的阅历,又能将阅历沉淀下来,移情到文学”;二是勇气和挑战,“他不被自己和他人所约束,具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因此可以追求纯粹的文学写作”;三是思想的维度和语言的艺术,“《追问》《初心》《依偎》等作品都体现了他在思想上、艺术上的追求。丁捷几十年来,始终保持本真,从未放弃文学写作,从这一点来说,不管过多少年,他依然是当年的文学少年、文学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