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明秦王府墙体坍塌再次敲响“文保”警钟

2020-08-14

明秦王府墙体坍塌再次敲响“文保”警钟

  据新华社报道,8月8日,陕西省西安市中心新城广场西南角的明代秦王府城墙部分墙体发生坍塌,造成4辆汽车受损,4名群众被擦伤。经当地有关部门初步勘察判断,坍塌部分为原城墙遗址新筑保护性土体和东北侧外包砖砌体。坍塌是近期连续大雨所致。

  经专家现场勘察,坍塌部分为省级重点文物明秦王府城墙修复保护砌体,既非文物本体,也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虽然如此,此事依旧令人后怕不已。因为事件发生在闹市街头,不仅严重威胁到了省级重点文物的安全,更直接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番坍塌发生前,并非毫无迹象和预兆。明秦王府城墙被雨水泡“坏”已非首次,去年9月,由于连日阴雨,明秦王府城墙便出现浸水病害,有关方面制定了临时保护方案,包括在城墙顶部支撑简易防雨棚、城墙底部加设围挡并派专人巡护以及对现有墙体裂缝贴石膏条,加强观测墙体裂缝等。此外,发生坍塌的修复保护砌体修建于2009年,距今时间并不长,但面对大雨显得有些脆弱。

  同时,在此次坍塌事件发生几天前,有关部门已发现浸水病害,正准备维护;在坍塌前1个多小时,城墙墙体已出现巨大裂缝,相关部门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外拉起警戒线,但机动车道上仍正常通行,直到发生坍塌……

  近期连续大雨或许是这次坍塌事件的重要原因,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原因也不容忽视。这当中既包括平时对文物的巡护、监测工作是否到位,也包括有坍塌迹象出现后相关应急处置措施是否及时、恰当、得力。

  今年汛期,我国文物损失比较惨重。据统计,截至7月中旬,江西等南方11省份已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其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是近年来汛期文物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年。

  洪涝等自然灾害历来是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古老的文物建筑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尤为脆弱。做好文物防灾减灾工作,有效防范是基础、科学处置是关键,这是文保界的共识。

  作为文物重镇,西安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仅世界文化遗产就有6处。西安文保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相关防线和保护措施也并非无懈可击。2018年11月,西安杜牧墓遗址成菜地事件就曾引发轩然大波,这次明秦王府城墙保护砌体坍塌事件也再次敲响了警钟——无论文物安全,还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不能掉以轻心,对文物的保护和相关的应急处理预案、措施更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情况的变化有所升级和提高。

  陈广江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