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手雕塑未来——“2020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开幕
8月8日,作为“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作品征集活动”的成果展示,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大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在中国雕塑博物馆开幕。
此次青少年雕塑大展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湖北、山东、广西、西宁、四川等100多个城市2136位小作者的来稿,报送4605件/组作品。展览艺委会选定了20余位雕塑艺术家及青少年教育从业者参与了本次的初评工作,经过投票,最终从报送作品中选出475件/组作品入选本次大展,并经过复评选出60件荣誉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为本次展览写下寄语:“在世界人民携手抗疫、共克时艰这样特殊的背景下举办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旨在关注现实、面向未来,激励广大青少年通过结合三维造型和审美观念雕塑作品的方式,用心感受社会生活,激发美好想象力,放飞梦幻创造力,放眼世界,为中国‘塑型’。”
2020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郑勤砚担任总策展人,中国雕塑博物馆馆长张伟莉主持开幕仪式。
大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部长王铁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就是旨在通过雕塑的过程,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展示美育成果的重要平台。大同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历朝历代的雕塑精品: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雕塑艺术精品驰名海内外,创造了中国雕塑艺术跨时代的顶峰,在中国文化历史坐标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的举办,不仅为大家搭建了驰骋想象、关注成长、不拘一格的创造性舞台,更是宣传大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从征集、评审到布展、开幕,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在历时近半年的准备过程后终于如期而至,此次参展作品之多,作品质量之高亦前所未有。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在致辞中强调,“本次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是雕塑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为青少年艺术家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良好平台,另一方面促进艺术教育与艺术理念的自我反思和发展。中央美术学院一直以来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担当,同时也对青少年的美术教育十分重视。青少年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之处;而雕塑艺术由于其三维、全方位的艺术特质对青少年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其独特意义。”
“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秘密。”本次大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郑勤砚以罗丹的名句开启了她的致辞。郑勤砚认为,青少年在雕塑创作过程中,“雕”与“塑”思维的不断转换及多种有机材料的不断尝试,一方面打破常规之思维,激发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体验有机三维艺术之创作乐趣,洗涤心灵,提高审美之素养。
本次展览分为U12-少儿组、U15-初中组和U18-高中组三个年龄组,展出传统架上雕塑,空间、环境、材料作品,装置性作品,数码3D造型等作品,并从中评选出“最佳创意作品”9件,“最佳造型作品”9件,“最佳制作作品”9件,“评委提名作品”33件。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公布“2020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荣誉名单。
随后,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为2020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揭幕。中国雕塑博物馆馆长张伟莉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大同雕塑双年展三大雕塑展在大同举办,维度跨越了雕塑人的一生。而从古至今,古城正以承前启后,拥抱未来的自信姿态向世界邀约,中国雕塑博物馆不仅是大同的一张名片,也是一个雕塑艺术走向更广阔平台的窗口,大同必将不负‘中国雕塑之都’的美誉,唱响中国,走向世界。”
展览同期召开了以“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及青少年雕塑教育思考”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青少年大展的评审与建议,青少年雕塑教育和青少年雕塑展未来的思考等议题展开讨论。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的雕塑系主任、中小学校长和大同市文物局、市文联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各抒己见,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30日。
2020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荣誉名单:
最佳创意作品:
费上上、范思澄、崔宸睿、李一白、王佳仕、李雨凝、李炎睿、白小舟、裘梓豪
最佳造型作品:
田众博、申若寒、王梓琪、董灵樨、孙宏凯、李语欣、李幸怡、段厚彪、米朝阳
最佳制作作品:
左增杰、刘莎达娜、杨子琨、石伊、谢雨涵、闫慕涵、解开璞、张乾乾、朱傲琪
评委提名作品:
蔡连博、张铭宸、王羿翔、付子钰、刘敏琪、星琴、周义轩、季宥霖、张桢毅、张怡佳、吴凌锐、马煊皓、孟维珂、贺禹涵、翟文毓、修屹辰、张志承、曹米颗、曾俊豪、吕明樑、王米乐、周长恒、刘倩、沈佳喆、孙秦、刘瀚元、杨柳青、张奕婷、蒋晓逸、张浩东、吴思远、王建超、强濬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