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品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佳作品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说当下是一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百花齐放的时代,那么,宋朝就是一个“全民写作、万众填词”的文人墨客的时代。那时的宋人随便出门去上个茅厕,路上都能遇到几个出口成章的词人。
在宋朝的“写词界”里有四大天王,他们分别是:苏轼、辛弃疾、欧阳修、李清照。这四位的天王头衔虽然是我给封的,但你们看到了这几个熟悉的名字,也不得不服,不服也不行。
世人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今天我要反驳这句话,因为我觉得,在浩若星河繁星闪烁的描写中秋节的宋词佳作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如同是珠穆朗玛峰的山尖顶峰,无人能超越,无词可媲美。这首描写中秋思愁的词,就是当之无愧的“词坛第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曾被后代文人推崇为“天仙化人之笔”,意思就是说这首词是天上的神仙借助了人类之手写出来的。由此可见一斑,这首词的诗词意境和思想境界达到了一种何等的高度。
在这首词的下半阙,作者突然从意气风发与万丈豪情中低沉了下来,开始饱含深情的向远方的亲人发出了诚挚的劝慰、问候与祝福:“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段即使由读者娓娓念出,也如倾如诉,仿佛身临其境,让人不能自己。
今天,我把这首饱含思愁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做中秋礼物送给大家,送给所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们。因为各种原因,今天我们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那就让我们再来深情诵读一遍这首词的后段吧: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